南大與挪威科技大學合作 首度於北歐舉辦IEEE量子計算智慧國際營隊

國立臺南大學知識應用暨網路服務研究中心李健興教授團隊執行國科會計畫,於3月率領臺灣團隊前往挪威特隆赫姆,攜手義大利拿坡里腓特烈二世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挪威科技大學師生團隊,共同舉辦「QCI量子計算智慧(Quantum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QCI)人機共學沙盒工作坊」國際營隊。本次活動獲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計算智慧學會(CIS)與IEEE Taipei Section經費支持,是首度在北歐地區舉辦的QCI主題活動。
本次營隊吸引來自挪威、義大利、希臘、香港、澳洲、加拿大、美國、英國、日本與臺灣等地的師生參與,報名人數逾百人,透過挪威科技大學與Google線上平台同步進行,學生得以實作體驗QCI智慧生活相關應用,探索其在STEM教育中的潛力。
南大指出,此次QCI營隊盼能促進年輕國際學生參與IEEE CIS量子演算法與人工智慧(AI)軟硬體實作,理解量子計算智慧技術於未來生活的應用可能。活動獲IEEE SSCI 2025國際會議大會主席Pauline Haddow教授支持,並邀請多位國際學者擔任講者,包括加拿大Marek Reformat教授、澳洲Markus Wagner教授、義大利Giovanni Acampora教授與Autilia Vitiello助理教授,以及南大李健興教授團隊,分別介紹模糊集合與系統、演化式計算、量子計算智慧等前瞻技術,並指導學生進行QCI與AI軟硬體工具的實作操作,結合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 GAI)進行創新應用。
營隊參與者涵蓋高中生、大學生、碩士生與博士生等不同學習階段,由來自挪威、義大利、香港、美國與臺灣的志工及專業團隊協助進行教學與引導。學生實際操作QCI與AI學習工具,執行生成式AI資料蒐集、推論模型建構與微調,並將成果應用於真實情境中測試。
臺南大學李健興教授表示,感謝臺灣國科會、美國IEEE CIS與IEEE Taipei Section的支持,協助團隊於挪威科技大學及IEEE SSCI 2025國際會議現場分享最新人機共學研發成果,展示結合TAIDE、QCI與生成式AI的南大真平國網TAIDE台英語機器人系統,引起與會專家學者高度關注。此套創新系統將於7月在法國舉行的FUZZ-IEEE 2025國際會議進行推廣與場域驗證,未來亦期望拓展至更多國家的創新學習場域,深化台英語學習與量子計算智慧的融合應用。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01 11:12:38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