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醫成就國際矚目 加拿大中醫界積極取經

全球中醫藥醫學會聯合會訪問團首度到溫哥華參加國際會議,於加拿大中醫界分享台灣中醫現代化成就,包括中西醫結合新契機、人工智慧(AI)在中醫之應用領域等,彰顯台灣中醫藥在醫療外交上的重要角色。

第三屆溫哥華國際中醫學術會議將於周末登場,全球中醫藥醫學會聯合會理事長林源泉、副理事長蔡嘉一、常務理事高宗桂等十幾名醫師昨日抵達溫哥華,卑詩省中醫師公會執行理事長張漢英、理事長朱國項、副理事長張明華親臨接機,雙方在機場相見歡,為此次台加中醫交流訪問揭開序幕。

林源泉對中央社表示,台灣對中醫師的養成過程非常嚴謹,醫學院就讀7年的時間中,最後2年要分別在西醫和中醫實習過後才能畢業;考取中醫執照後還要再經過2年的醫學中心訓練,才能自行開業。「我們重視精進,不僅在台灣會常切磋學習,也樂於邁向國際、拓展視野。中醫是台灣與世界接軌的橋樑之一。」

擔任台中榮總傳統醫學部主任的蔡嘉一說,台灣中醫藥界以「融合傳統與現代醫學」為目標,很多醫師都是全能的中西醫專家。「如今AI時代來臨,中醫也積極利用AI進行數據分析、檢測、教學等,保留原汁原味下也不斷與時俱進。」

張漢英讚揚台灣中醫藥界全方位的發展,今年的中醫學術會議上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包括中醫如何運用於癌症、心臟病、流感等方面,也探討針刀療法、中醫美容、AI應用等。「這是一次跨國度、跨領域的交流,希望透過中醫藥造福更多人。」

加拿大聯邦、省和市政府的多位政要將出席大會的開幕式。朱國項說: 「這是一個好機會能讓加拿大政府進一步認識並學習台灣中醫的成就,未來能讓中醫全面進入加拿大健保體系,就能讓更多加拿大人受惠。」

此外,加拿大慈濟人醫會本周亦舉辦中醫論壇,邀請多位醫師分享專業,例如原是奧地利腦神經專科醫生的莊義興進行教學指導,他結合中西醫經驗而研發的頭皮針對腦神經恢復大有幫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昆明中醫院區副院長邱榮鵬則主講「觸摸結構的奧秘」,探索身體「皮膚、筋膜、結構」之間的奧妙互動。

加拿大慈濟人醫會召集人鍾政哲醫師表示,慈濟的中醫論壇邁入第10年,除了很多新醫師來充電外,還有一些加拿大醫師10年不間斷地參與學習,十年磨一劍的恆心毅力令人萬分欽佩。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