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兒盟籲成立兒童家庭部 改善「4不1沒有」問題
兒童節將至,婦兒盟今天表示,台灣的實況卻是「4不1沒有」,即活不下去、笑不出來、教不出來、生不出來、沒有未來,主張成立兒童家庭部統合政策、資源與責任。
全國婦兒團體聯盟召開記者會指出,從2013年內政部兒童局撤除以來,兒童政策散落在教育、社福、衛生、內政、法務、勞動等10多個部會,台灣兒童是「沒有未來」的,日本則於2023年成立兒童家庭廳。婦兒盟呼籲儘速成立兒童家庭部,整合資源、統一窗口,讓兒童政策不再碎裂。
「4不」問題部分,首先是「活不下去」,婦兒盟召集人解慧珍指出,台灣2020年5歲以下死亡率千分之4.3,2022年上升至千分之5。這2個年度,新加坡、日本、韓國、澳洲的每1000名5歲以下死亡率都低於4人,2022年日本約千分之2.5、韓國約千分之3。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發布2022、2023年「6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回溯分析結果報告」發現,「高度可預防性」案件占35%。另外,政府補助人工生殖下,高齡生產者比例攀升,也讓早產與低體重新生兒增加;青少年自殺也在增加。婦兒盟認為,綜上實況,制度卻未能回應。
其次是「笑不出來」,為人母有限公司創辦人陳渝淇說,當父母無法陪伴,孩子笑不出來。根據勞動部2020年統計,申請育嬰留職停薪者每個子女平均僅7.7個月,顯示台灣的育兒環境是讓家庭獨自承擔一切。反觀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顯示,每投入1美元於縮小兒童照顧政策落差,可帶來3.76美元回報。
再者是「教不出來」,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執行長周明湧說,教師面對教學、霸凌與危機事件處處掣肘,無法教、管,而家庭背負教養責任,卻沒有足夠的親職教育與托育支援,未把支持父母教養視為國家責任,因為家庭教育預算每年3億元,不到教育部年度總預算3000多億元的千分之1。
最後是「生不出來」,解慧珍說,台灣已連續5年生育新生兒人數少於死亡人數,處在「生不如死」狀況,2024年龍年的生育人口13萬4856人,較2023年兔年的13萬5571人下降715人,甚至不如2022年虎年的13萬8986人,龍年效應首次失靈,已是國安重大危機。
對應「4不」處境,婦兒盟主張,擴大兒少死亡與自殺回溯分析至18歲,建立跨部會責任鏈,從制度面預防悲劇發生;建立社區育兒協力網,讓所有家庭都能取得親職教育、情緒支持與喘息服務;推動友善育兒職場政策,保障孩子被陪伴權利、提升女性就業與家庭韌性。
全國婦兒團體聯盟召開記者會指出,從2013年內政部兒童局撤除以來,兒童政策散落在教育、社福、衛生、內政、法務、勞動等10多個部會,台灣兒童是「沒有未來」的,日本則於2023年成立兒童家庭廳。婦兒盟呼籲儘速成立兒童家庭部,整合資源、統一窗口,讓兒童政策不再碎裂。
「4不」問題部分,首先是「活不下去」,婦兒盟召集人解慧珍指出,台灣2020年5歲以下死亡率千分之4.3,2022年上升至千分之5。這2個年度,新加坡、日本、韓國、澳洲的每1000名5歲以下死亡率都低於4人,2022年日本約千分之2.5、韓國約千分之3。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發布2022、2023年「6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回溯分析結果報告」發現,「高度可預防性」案件占35%。另外,政府補助人工生殖下,高齡生產者比例攀升,也讓早產與低體重新生兒增加;青少年自殺也在增加。婦兒盟認為,綜上實況,制度卻未能回應。
其次是「笑不出來」,為人母有限公司創辦人陳渝淇說,當父母無法陪伴,孩子笑不出來。根據勞動部2020年統計,申請育嬰留職停薪者每個子女平均僅7.7個月,顯示台灣的育兒環境是讓家庭獨自承擔一切。反觀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顯示,每投入1美元於縮小兒童照顧政策落差,可帶來3.76美元回報。
再者是「教不出來」,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執行長周明湧說,教師面對教學、霸凌與危機事件處處掣肘,無法教、管,而家庭背負教養責任,卻沒有足夠的親職教育與托育支援,未把支持父母教養視為國家責任,因為家庭教育預算每年3億元,不到教育部年度總預算3000多億元的千分之1。
最後是「生不出來」,解慧珍說,台灣已連續5年生育新生兒人數少於死亡人數,處在「生不如死」狀況,2024年龍年的生育人口13萬4856人,較2023年兔年的13萬5571人下降715人,甚至不如2022年虎年的13萬8986人,龍年效應首次失靈,已是國安重大危機。
對應「4不」處境,婦兒盟主張,擴大兒少死亡與自殺回溯分析至18歲,建立跨部會責任鏈,從制度面預防悲劇發生;建立社區育兒協力網,讓所有家庭都能取得親職教育、情緒支持與喘息服務;推動友善育兒職場政策,保障孩子被陪伴權利、提升女性就業與家庭韌性。
- 記者: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