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府重申反對萊豬進口 籲中央資訊透明
澳洲進口「冷凍豬腳」成首批輸台萊豬,殘留符合規定,但仍引關注;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重申反對萊豬進口,並籲中央秉持資訊透明原則,關乎食安,保障消費者知情權與選擇權。
台灣於民國110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但針對豬隻各部位訂定萊克多巴胺容許殘留量;澳洲進口「冷凍豬腳」成首批輸台萊豬,食藥署今天開記者會說明,因殘留符合規定,無需加強抽驗、不公布殘留合格者名單。
張麗善重申,雲林縣一貫堅持反對含萊克多巴胺(萊劑)豬肉進口,並再次呼籲中央政府應秉持資訊透明原則,全面落實萊豬進口源頭把關與清楚標示制度,保障消費者知情權與選擇權。
張麗善強調,雲林縣為全台養豬第一大縣,一年高達153萬頭的養豬數量,產值高達新台幣252億元,因此,為了雲林縣養豬產業永續發展和食安問題,不僅嚴格禁止廚餘養豬,成立「零瘦肉精聯盟」,更創立「雲饗豬」品牌,主打無瘦肉精、安全優質的本地豬肉,由縣府把關認證,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健康。
雲林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吳英吉希望中央針對萊豬嚴格把關,而且要求標示清楚、公布去向,畢竟關乎食安問題,協會會擇期開會討論如何面對。
吳英吉認為,民眾有知的權利和選擇權,「黑跟白怎麼可以混在一起,倘若出問題誰要負責」。
台灣於民國110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但針對豬隻各部位訂定萊克多巴胺容許殘留量;澳洲進口「冷凍豬腳」成首批輸台萊豬,食藥署今天開記者會說明,因殘留符合規定,無需加強抽驗、不公布殘留合格者名單。
張麗善重申,雲林縣一貫堅持反對含萊克多巴胺(萊劑)豬肉進口,並再次呼籲中央政府應秉持資訊透明原則,全面落實萊豬進口源頭把關與清楚標示制度,保障消費者知情權與選擇權。
張麗善強調,雲林縣為全台養豬第一大縣,一年高達153萬頭的養豬數量,產值高達新台幣252億元,因此,為了雲林縣養豬產業永續發展和食安問題,不僅嚴格禁止廚餘養豬,成立「零瘦肉精聯盟」,更創立「雲饗豬」品牌,主打無瘦肉精、安全優質的本地豬肉,由縣府把關認證,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健康。
雲林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吳英吉希望中央針對萊豬嚴格把關,而且要求標示清楚、公布去向,畢竟關乎食安問題,協會會擇期開會討論如何面對。
吳英吉認為,民眾有知的權利和選擇權,「黑跟白怎麼可以混在一起,倘若出問題誰要負責」。
- 記者:中央社記者姜宜菁雲林縣5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