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失智患者未獲診斷 衛福部擬強化篩檢

據推估全台約有10萬名失智症患者尚未被診斷,更沒有機會接受相關服務。衛福部次長呂建德今天表示,擬透過5000個失智關懷據點或國民健康署相關計畫等,強化早期篩檢。

衛生福利部次長呂建德今天出席「阿茲海默症論壇」致詞指出,國內失智症盛行率約7.99%,統計至2024年,全台灣65歲以上失智人口約為35萬人;預計到2061年,失智人口數將上升至近88萬人。台灣正迅速邁向一個可能「由輕度失智者照顧重度失智者」的未來。

經濟負擔方面,呂建德指出,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估算,照顧1名失智者平均花費高達新台幣1392萬元,社會每年因此付出總成本超過3457億元,幾乎是健保年度預算的一半;來自家庭與無償照顧者的付出,以及其所承受的情緒與經濟壓力問題,更是關鍵。

呂建德指出,截至去年底,全台獲得失智症診斷並接受服務者達67.61%,超過23.9萬個失智家庭獲得支持,38.39%民眾具備對失智的正確認知,已達成「失智友善台灣777」當年度階段性目標。不過根據推估,仍有約10萬名失智症病患未被診斷。

面對早期篩檢政策缺口,呂建德會後受訪表示,目前有「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可用於社區篩檢,不過仍有改善空間;未來在長照3.0中,擬透過全台現約5000個失智關懷據點,或透過國民健康署社區相關計畫等,強化篩檢。

呂建德說,即使有了篩檢,後續還有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持續就業等問題,對於其他失智患者,最有效的幫助仍是維持社會互動,透過多說話、多溝通刺激其認知功能;盼藉由早期篩檢、早期協助與治療,避免快速惡化到中晚期,成為家庭沉重照顧負擔。

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說明,明年1月1日起,全年齡失智症患者都會納入常照服務對象,其中針對年輕型失智患者需要更多社會參與、不同照顧支持,後續將透過失智政策綱領和長照3.0,與勞動部合作協助推動失智者工作權等相關工作計畫指標,以職務再設計等方式,助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繼續發揮所長。

至於失智症早期預防篩檢,吳希文表示,將與國健署持續討論研議。在失能部分,已將長者整合性照護指引(ICOPE)導入各社區關懷據點,並配合國健署推出預防、延緩失能與失智等相關課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