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合會第一位赴羅馬尼亞志工 分享陪伴烏克蘭難民兒童經歷

國合會第一位赴羅馬尼亞志工 分享陪伴烏克蘭難民兒童經歷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自製節目《Team Taiwan 闖世界》第8集今(29)日上線,本集邀請國合會首位赴羅馬尼亞服務的海外志工呂怡庭,與主持人、國合會副秘書長謝佩芬對談,分享她參與國合會與INGO臺灣好鄰居協會(Good Neighbors)合作,協助在羅馬尼亞的烏克蘭難民兒童的經歷。

呂怡庭於2023年在36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合會第一位派遣至羅馬尼亞的志工,在羅馬尼亞與烏克蘭邊境的Suceava市,執行「羅馬尼亞烏克蘭難民兒童社會心理支持服務提升計畫」,協助醫師評估烏克蘭難民兒童的心理狀況、陪伴他們讀童書、在psychological first aid (PFA) workbook上繪畫,以突破年齡、語言、文化的隔閡,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

影片中,呂怡庭拿出兩張烏克蘭難民兒童的圖畫,讓主持人謝佩芬猜測繪畫者的性別。她說,小男孩的圖畫中經常可見戰車、飛機等,可見戰爭對他們心理的影響。而不分性別,烏克蘭孩童的圖畫中時常有藍黃相間的烏克蘭色彩元素,也有小朋友畫下烏克蘭國旗,中央立著一顆愛心,流露出對家鄉的思念。

影片中,呂怡庭分享自己每天陪幼童玩樂、繪畫的背後原因,是因為他們無法上學,笑語的背後是戰爭的陰霾。她也反思,自己在羅馬尼亞遇到的烏克蘭兒童長得很「漂亮」,和一般對「難民」的印象相距甚遠,讓她深刻理解到很多時候難民的需求是隱性的。

呂怡庭回顧,在羅馬尼亞這個她稱之為「神秘、溫暖、小眾」的國家,因為少有亞洲面孔,她走在路上常被當作「大明星」要求合照。當地濃厚的人情味讓她至今難忘,一位朋友的母親特地上網查食譜、買平常用不到的醬油,學做臺灣味炒麵,只為慰藉她的思鄉之情。另外,她還意外發現許多當地人對臺灣半導體產業相當熟悉,甚至能精準說出TSMC(台積電),讓她倍感驕傲。

總結志工經驗,呂怡庭表示,身為女性,她覺得自己更能同理在羅馬尼亞的烏克蘭母親心境,也更容易建立信任關係。呂怡庭說,從來沒想過,擔任志工得到的,比幫助別人還多。結束任務後,因為過度思念,她甚至再度自行飛往羅馬尼亞,轉乘7小時的火車回到當地,只為了探望陪伴過的烏克蘭孩子。

國合會每年招收兩梯次海外志工,至國合會駐外技術團、合作國家的政府單位、國際非政府組織等服務。呂怡庭是《Team Taiwan 闖世界》影片系列第三位曾任海外志工的來賓,在此之前有第1集中曾赴泰北兩年,教導高中生英文的謝庭瑜,以及第5集中曾赴烏干達5個月,與愛女孩國際關懷協會(Love Binti)合作協助當地農作規劃、推廣布衛生棉的林語萱。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