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交通安全 交長:路口擬導入AI識別提早示警
9月為交通安全月,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天說,希望民眾能重視道路安全,將安全當作習慣,停讓成為文化。他還透露,未來規劃藉由科技輔助,透過AI識別系統針對路口風險提早示警。
交通部將每年9月訂為「交通安全月」,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天偕同中央部會、縣市政府、民間企業及公益團體,共同啟動「114年交通安全月」,今年活動持續以「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為核心訴求。
陳世凱致詞時表示,道安攸關國民生命,絕對不是靠交通部單打獨鬥就能做得到、做得好。他提到,過去台灣交通所思考的是效率,現在在乎的是安全,即人本交通,「但這樣改革,從來不會是太容易。」
陳世凱指出,除了透過各部會在工程面、監理面、法制面持續努力外,更重要的是透過交通安全月宣導,希望民眾能將交通安全概念深植腦海中,將安全當成習慣,停讓成為文化。
根據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統計,今年1至5月全國30日內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1154人,較去年同期減少3.9%,為民國108年以來同期最低;其中行人死亡人數152人,較去年同期減少4.4%,顯示近年推動的路口設施改善、行人號誌建置,以及大型車行車視野安全規範等措施,已逐步展現成效。
陳世凱表示,交通安全改革已看到初步成效,明年希望能加入一些科技元素,讓死傷人數持續下降、道路更加安全。
陳世凱舉例,像是導入大型車輛側邊感應系統,至於在號誌部分,希望能以科技方式降低風險。
陳世凱透露,目前已有科技業廠商正在研發,透過AI識別系統針對路口風險能夠提早示警,現階段還在接洽、討論中,希望未來能夠導入。
交通部將每年9月訂為「交通安全月」,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天偕同中央部會、縣市政府、民間企業及公益團體,共同啟動「114年交通安全月」,今年活動持續以「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為核心訴求。
陳世凱致詞時表示,道安攸關國民生命,絕對不是靠交通部單打獨鬥就能做得到、做得好。他提到,過去台灣交通所思考的是效率,現在在乎的是安全,即人本交通,「但這樣改革,從來不會是太容易。」
陳世凱指出,除了透過各部會在工程面、監理面、法制面持續努力外,更重要的是透過交通安全月宣導,希望民眾能將交通安全概念深植腦海中,將安全當成習慣,停讓成為文化。
根據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統計,今年1至5月全國30日內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1154人,較去年同期減少3.9%,為民國108年以來同期最低;其中行人死亡人數152人,較去年同期減少4.4%,顯示近年推動的路口設施改善、行人號誌建置,以及大型車行車視野安全規範等措施,已逐步展現成效。
陳世凱表示,交通安全改革已看到初步成效,明年希望能加入一些科技元素,讓死傷人數持續下降、道路更加安全。
陳世凱舉例,像是導入大型車輛側邊感應系統,至於在號誌部分,希望能以科技方式降低風險。
陳世凱透露,目前已有科技業廠商正在研發,透過AI識別系統針對路口風險能夠提早示警,現階段還在接洽、討論中,希望未來能夠導入。
- 記者: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29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