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舉辦暑期先修班 AI賦能新鮮人探索大學與永續

淡江大學舉辦暑期先修班 AI賦能新鮮人探索大學與永續
淡江大學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中心,日前舉辦素養導向計畫「探索大學x AI賦能x永續報導:新生的第一場實作式入門探索」暑期先修班,3天課程結合講座與實作,引導30餘位新生思考「大學生活的自我定位」,理解永續發展與人工智慧的基礎概念,並完成一份兼具批判思維與永續意識的AI+SDGs專題報導。

活動首日,由大眾傳播學系李長潔助理教授主持開場,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李文基副教授以「大學是什麼」為題,分享大學學習的核心價值與自我探索的重要性。隨後,新生透過自我介紹影片拍攝與「我的永續關鍵字」工作坊,練習表達與合作;教育科技學系鍾志鴻副教授則以「AI與我們的未來」為題,帶領學生操作淡江大學專屬AI數位助理「淡小虎」與 Smart-Tell 外語練習系統、Lovable 等AI工具,並嘗試網站製作,體驗AI在學習上的應用。

第二日課程由中國文學學系李蕙如副教授引言,新生分為校內與校外組進行田野調查。校外組關注「活化淡水老街」與「宗教文化發展與延續」兩大議題,走訪淡水老街及清水巖,訪問廟宇、居民與遊客;校內組則聚焦「學生學習永續」、「性別平權賦能」及「校園永續設計與發展」,與總務處、節能與空間組、教育學院及學生交流。當日下午,大傳系蔡依霖助理教授講解「倫理與媒體識讀」,指導新生辨識事實與意見,並檢視田調資料,提升報導的可信度。

第三日由資訊傳播學系詹鎮邦助理教授授課,講解網頁設計要點,介紹 Google Site 與 Wix 平台,協助新生整合田調成果,並運用AI工具製作專題網站,完整展現學習成果。成果發表中,「活化淡水老街」小組以輕軌進入老街的影響為核心議題,兼具正反觀點、論述完整,最終獲得第一名。擔任隊輔的中文系四年級蔡承亨表示,本屆課程更重視AI工具應用,學員能有效結合議題與數位技術,自己也收穫了田調整理與分析的經驗。

學員亦分享學習心得,歷史系一年級黃睿逸認為,課程讓他體驗「教授講完就立刻實作」的素養導向教學方式,與高中截然不同,更能激發學習動力。電機系一年級王巧甯則說:「高中老師大多不允許使用AI,沒想到大學老師鼓勵我們嘗試!」她在課程中首次走訪淡水老街進行訪談,是難得的田野調查體驗。透過 3天的扎實課程,新生們不僅對大學學習有更清晰的認識,也在AI與永續議題的結合中,開啟了自我探索的第一步。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