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C 女子賽冠軍 Rina:「把每一次的『撐不住』變成下一次『更穩住』」

TMTC 女子賽冠軍 Rina:「把每一次的『撐不住』變成下一次『更穩住』」
Rina:「你喜歡就去試,先做了,才知道適不適合、喜不喜歡。」(圖/取自IG:rinalin329)

[周刊王CTWANT] 在許多人眼中,Rina 的標籤是多重且充滿反差的:她是聚光燈下的模特兒、充滿速度感的賽車女郎、在綠茵場上揮桿的高爾夫愛好者,現在,她更加入了 PokerQueens 德州撲克女子戰隊,成為牌桌上的新秀。在《尷尬專訪中》裡,Rina 與編輯一開場就輕鬆地定義了她的生活三件事:高爾夫、德州撲克、下廚。對她而言,這些看似不相干的領域,核心都在傳遞一種氣質:「把每一次的『撐不住』變成下一次『更穩住』。」

從熱血賽車圈,到為「吃」而生的副帳號

Rina 對於「投入」這件事,有著牡羊座的直接與熱烈。她最初是模特兒,後來進入賽車圈,擔任賽車女郎。她發現,賽車的魅力不僅在於鏡頭,更在於團隊合作時那份競速的熱血與家人般的氛圍。「我不是只把工作當工作,我是被團隊的熱血與競速感打動。」她說。這份對「投入」的熱愛,也延伸到了她的日常。除了主帳號分享工作與生活,Rina 更開了一個「專門為吃而存在」的副帳號。她對食物講究,愛拍食物,乾脆開闢一個空間來記錄實作與餐廳推薦。無論是賽場上的速度感,還是廚房裡的柴米油鹽,Rina 都在用不同的風格,紀錄著她對生活的熱愛。

德州撲克:從「被動挨打」到「把主導權拿回來」

Rina 進入德州撲克圈的起點,是朋友相邀。一開始,她以為這不過就是運氣。但越打,她越明白:這是一個充滿邏輯與自我控制的遊戲。她將德州撲克與麻將進行了有趣的對比:麻將是「摸到什麼就得承受什麼」,運氣不好時完全無力控制。但德州撲克讓她著迷的,正是它的「可控性」。「牌不順時,我可以選擇不玩、我可以 Fold,控制自己等待時機。」這種「把主導權拿回來」的邏輯與節奏感,讓她逐步走進 PokerQueen。這不僅是遊戲的轉換,更是人生態度的轉變: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

濟州島的亞軍:壓力像浪潮,教會她「何時用力」

加入戰隊後,她面臨的第一個海外賽事在濟州島——整整八天、每天醒來就打牌。她坦言,那段時間壓力巨大,有幾度覺得「快撐不下去」。好在戰隊強將潤潤的陪伴與複盤分析,讓她學會了調整。這段經歷讓她在女士賽中拿下亞軍,也在主賽中挺進前圈、收下第 60 名。這對自認是新手的她來說,是扎實的自信與進步。

把「先穩住」打成獎盃——TMTC 女子賽冠軍

濟州島連日賽事讓 Rina學會把節奏拉回軌道、把情緒放在對的位置,而TMTC 女子賽的奪冠,正是這套方法論的最好驗證。面對多樣型對手,她先觀察再出手,關鍵時刻用可控風險與位置優勢把籌碼慢慢堆高。Rina說,德州不是賭不賭的問題,而是你如何定義與參與;當你願意複盤、願意等待,機會自然會露出破綻。這面冠軍的背後,是她從「新手的焦慮」一路走到「風格的自信」——不是每次都會贏,但每次都會到。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高爾夫 × 撲克 × 下廚:核心都叫「專注與穩定」

聊到Rina的興趣,她輕鬆地定義了她的生活三件事:高爾夫、德州撲克、下廚。戶外的球場、室內的牌桌、家裡的廚房,三個看似不相干的場景,卻有著共同的「Rina 核心」:專注、投入、保持平靜。「上一手打壞情緒就亂了,下一手自然也走樣;炒鍋起油煙時只要心急,味道就不對。」她甚至笑稱,真的不行時會「小酌放鬆一下」。重點從來不是酒,而是那個把情緒拉回來、回到節奏的動作。這種將情緒與節奏管理的哲學,貫穿了她的整個生活。她說,德州撲克不是賭不賭的問題,而是你如何定義與參與。當你願意複盤、願意等待,機會自然會露出破綻。這份冠軍背後,是她從「新手的焦慮」一路走到「風格的自信」——不是每次都會贏,但每次都會到。

撕下偏見:女生的實力,不是靠顏值說清楚

談到女生在撲克圈的處境,Rina 的回答很直接:外界的偏見仍在,認為「漂亮女生就是花瓶」。她選擇用表現回應。她也承認,「有些男對手會對女生手下留情」,這反而成了策略的一部分:先觀察對手是什麼類型,再決定怎麼運用桌上動態。但她同時提醒自己:被小看或被放過,都不是長久之計,真正想要的是穩定的表現與應得的成績。她對所有想入門的女生新手建議:「你喜歡就去試。」 不要先急著證明什麼,先去做,才知道適不適合、喜不喜歡。這份勇於嘗試的行動力,就是她一路以來的起點。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