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師生跨領域共辦國際盛會 展現臺灣動物保護新力量

2025年第14屆亞洲動物保護大會(Asia for Animals Conference, AfA)於8月25日至29日在台北萬豪酒店盛大舉行,為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動物保護國際交流平台,自2001年創辦以來首度由臺灣主辦。本次由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EAST)、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TSPCA),以及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吳宗憲創立的臺灣動物與人學會(THASI)共同籌辦,吸引逾600位來自30多國的專家與實務工作者齊聚,聚焦遊蕩動物、經濟動物、野生與水生動物福利、政策倡議與跨國合作等重要議題。
國立臺南大學的師生在大會中展現積極的參與。南大行管系吳宗憲主任長期深耕公共政策研究,除了結合系上學生發起成立「臺灣動物與人學會」,更率領團隊投入本屆盛會的籌辦。他指出,將政策與管理知識結合動物保護,是臺灣邁向國際的重要關鍵。南大行管系校友在籌辦工作中扮演要角,現任臺灣動物與人學會秘書長的黃愷羚,以及現任關懷生命協會辦公室主任的辜雅禪,皆將在校所學的公共政策與專案管理知識轉化為實務經驗,展現學術訓練落實社會行動的價值。
南大多位在校學生也透過參與獲得深刻體會。行管系張彤薰同學表示,會議讓他重新思考「動物也是與人類共存的生命」,並期許自己能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理念。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林岱宜同學則受各國NGO展現合作的鼓舞,認為動物保護需要的不只是專業知識,更需要跨國跨界的合作網絡。生物科技學系陳玟晴同學關注遊蕩犬管理與動物實驗替代方案,對臺灣開發出模擬人類器官晶片的技術感到振奮,並期待此能逐步取代動物實驗,減少生命犧牲。同樣來自南大生態系的劉昭綺同學,則從宗教與動物的討論中認識到「溝通」是改變觀念的最大挑戰,也感受到跨領域交流帶來的啟發。生態系陳沐晞同學則在「勞役及競賽中的動物」場次中首次直視賽鴿比賽背後的不人道現象,並期許自己未來也能成為「為動物發光」的人。
南大的同學們一致強調,此次經驗讓他們體會到僅靠單一學科不足以解決複雜問題,唯有結合政策倡議與跨領域視野,才能產生改變的力量。吳宗憲主任與生態系黃文伯主任皆指出,大學教授的使命不只是教學研究,更是帶領學生跨域學習並走入社會,以身作則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實踐公義的力量。
本屆大會不僅有賴清德總統親臨開幕致詞,農業部及台北市政府代表亦到場勉勵,展現政府對動物保護的重視。國立臺南大學的師生與臺灣動物與人學會在國際舞台上積極投入,成功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努力,也彰顯出新世代學子將學術知能化為推動社會改變的重要力量。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02 17:50:23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