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逾六百公里 靈鷲山送愛至尼泊爾偏鄉

送愛到高山,慈悲無國界!靈鷲山尼泊爾密勒日巴禪修中心近期與台灣多家醫療機構攜手,推動跨國慈善援助計劃,將專業醫療、衛生教育及資訊設備送至尼泊爾偏遠地區,為當地居民帶來健康與希望,受益人數逾兩千人次,不僅體現佛教利他精神,更彰顯「傳愛無國界」的人道價值。
從禪修中心到在地深耕靈鷲山推動慈善的實踐
計畫源於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的慈悲願力,希望將愛心傳播海外。有感於尼泊爾部分地區對於基礎醫療服務,特別是偏遠地區居民的健康照護需求,中心因而規劃了這項跨國醫療服務的健康教育營。
這次活動由密勒日巴禪修中心執事廣純法師全程指導,致力於完善當地健康服務、衛生教育及環境生態保護;活動的統籌工作由公關主任陳慧興負責,他自五年前便投入在地服務。作為年尼泊爾健康教育營的總召集人,他持續深耕健康教育領域,與當地社區及醫療單位建立起深厚的信任關係,並逐步擴大服務規模。
攜手跨界合作力量 為偏鄉點亮希望
2025年暑期,這場圓滿落幕的海外醫療服務營,集結了堅強的醫療與教育團隊。參與成員近60位,來自台北醫學大學、三軍總醫院、榮民總醫院及國防醫學院等院校。同時,活動也結合了尼泊爾在地志工,深入山區展開義診與衛教服務。今年更特別的是,華碩企業也加入支持行列,除了贊助醫療與資訊設備,也提供資金協助推動資訊教育,讓當地更多孩子能獲得學習機會。
陳慧興表示,這次受惠對象涵蓋廣泛,包括:高山地區學校師生、藏傳佛教寺院僧眾、偏遠貧困老幼,以及孤兒院等。期間,志工團隊聽聞位於甘達基省(Gandaki Province)廓爾克市(Gorkha)的啟聰學校(Deaf Child Hostel)有一群聽障兒童極需協助,毅然決定長途跋涉,首次將服務送達;雖然孩子們無法開口言語,卻含淚紅著眼眶,以手語比著:「希望能再回來看看他們。」不停揮手感恩道謝的畫面,深深烙印在志工心中,令人難忘動容!
冒雨跋涉千里慈悲跨越重重阻礙
然而,跋涉山區醫療服務過程挑戰重重,加上活動期間恰逢當地雨季,交通道路泥濘難行,志工團隊須跋山涉水,服務範圍超過六百多公里,克服地理與氣候的嚴峻考驗;同時,文化差異與語言隔閡也增加了溝通難度,但團隊仍秉持慈悲與專業,跨越阻礙,逐步拉近彼此距離。
陳慧興強調,計畫得以順利推動,除了仰賴台灣醫師與志工的熱情與專業投入,也歸功於密勒日巴禪修中心多年來深耕當地,與當地主管機關、醫院及民間組織建立良好互信,形成支持網絡。正因如此,國際志工與在地醫療資源得以結合,讓服務更貼近當地需求。
慈善行動不斷愛在山區深耕發芽
這項跨國慈善援助計劃,展現了宗教、醫療與企業三方合作的力量。醫療服務不僅止於義診,更涵蓋衛生教育與資訊培訓,從根本改善健康與教育條件。靈鷲山期盼,這份善行能持續推展,讓更多偏鄉居民受惠,並凝聚跨越國界的正能量。
這並非一次性的服務,而是多年累積耕耘的成果。靈鷲山一次次走入尼泊爾山區,使得台灣醫療專業與佛教慈悲精神,逐漸在當地落地生根,讓居民不僅獲得健康改善,更真切感受到無國界的人道關懷。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06 13:39:50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