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相關財務揭露 仿生協會與台經社共倡以自然為師的永續發展

自然相關財務揭露 仿生協會與台經社共倡以自然為師的永續發展
在全球永續治理與金融轉型的浪潮中,「自然」正迅速從環境議題,演變為企業價值與金融決策的核心命題。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NFD)日前發布《TNFD 2025 現況報告》,全面盤點全球採用現況與制度化進程。TNFD嘗試將自然轉化為可量化、可管理的資產,意味著企業與金融界開始用與仿生學(biomimicry)一致的邏輯理解自然:不再只是保育對象,而是智慧與韌性的來源。台經社認為TNFD架構的推動與進展代表自然風險正式進入金融決策與監理架構,成為未來企業永續政策、風險評估與產業創新的重要趨勢。

根據TNFD報告(截至2025年7月底),全球已有超過1,800個組織參與TNFD論壇,其中620家企業與金融機構正式承諾採用TNFD建議,管理資產總額超過20兆美元、市值逾7兆美元。目前全球已發布超過500份第一版與第二版TNFD報告,TNFD的採用者來自 50多個國家地區,但仍主要集中在G20經濟體;報告中引用彭博的調查顯示,全球採用TNFD揭露的公司數,台灣為第四大。

市場越來越關注與自然相關的評估和報告,主要基於政策和監管的日益重視、以及投資人的擔憂。投資人逐漸意識到其投資組合中存在自然風險,但他們需要工具和資訊來鑑別、評估和管理這些風險。TNFD 架構以「治理(Governance)、策略(Strategy)、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指標與目標(Metrics & Targets)」四大支柱為核心,協助企業衡量其對自然資本的依賴與影響。其所提出之 LEAP 方法(Locate–Evaluate–Assess–Prepare),引導企業以系統化方式鑑別自然風險、評估依賴關係並制定策略,讓自然價值被納入財務分析與決策邏輯,TNFD發展策略重點已從框架規畫轉為建構市場基礎設施。

TNFD不僅是永續揭露的框架,更是連結生物多樣性治理與金融市場的橋樑。TNFD報告指出,雖然多數市場仍以水資源、森林與廢棄物等熟悉議題為起點,但未來3年的關鍵在於推動全面整合的自然揭露與跨領域決策。TNFD正與各國監管機關及國際標準制定者(如 ISSB、GRI、EFRAG、ISO)密切協作,確保自然揭露與永續報告標準在全球範疇內保持一致性與可比較性,也積極與綠色金融體系網絡(NGFS)協調,以統一各自的概念框架並進行自然情境研究。

TNFD 強調自然資料基礎建設(Nature Data Infrastructure)的重要性。面對資料品質不足與取得困難的挑戰,TNFD計畫於2025年底的COP30發布一套具系統性影響力的建議,旨在升級全球自然資料的價值鏈。TNFD讓企業能以科學與數據理解自然、尊重自然並融入其業務與財務中。台經社及仿生協會認為台灣如持續將TNFD框架融入政策、產業與教育體系,不僅能在永續金融與生物經濟領域取得領先,更能讓「生物智慧」成為國家創新的驅動力。

有關《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 2025現況報告》介紹,請至台經社永續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網頁https://www.bioeconomy.tw/esg/。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