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協作生物影像數據分析 南大師生探索智慧科研新方法

國立臺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為提升學生運用人工智慧於生命科學研究的能力,透過高教深耕計畫補助辦理「融入數位資源與AI科技於專業課程以培育正確運用資訊科技能力」,於114年10月31日舉辦「AI協作生物影像數據分析:洞察生物行為與形態」工作坊。活動策畫人丁慧如副教授邀請中原大學蕭崇德特聘教授團隊蒞校指導,帶領師生進行實作體驗,探索人工智慧在生物影像研究中的多元應用。
南大生科系工作坊以生物影像自動化分析為核心,課程內容涵蓋影像追蹤原理、運動軌跡與心臟律動分析等主題,並運用 idTracker.AI 與 ImageJ 等專業軟體進行實務操作。南大學生在講師引導下,利用AI模型辨識與分析顯微鏡影像資料,觀察與量化生物行為軌跡與形態改變,體驗AI如何協助研究者從大量影像中萃取精準數據。
本次課程更採「一人一機」實作方式,學生親自完成軟體安裝、影像分析與數據解讀,並透過討論交流深化理解。多位學生分享,工作坊的實作課程讓他們更具體認識AI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潛力,也激發他們在研究設計中導入智能分析的構想。活動最後,南大生科系鄧燕妮主任帶領多位教師,與蕭崇德教授團隊進行座談,交流AI技術與生物科技整合的發展趨勢。
國立臺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AI於生命科學課程與研究的應用,強化師生在資料分析與智慧科技上的實務能力,推動跨領域合作,拓展生物科技研究的新方向。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05 16:53:52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