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諦岡宗教交流行 展現靈性生態、愛地球愛和平精神

靈性生態、和平共融!由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顯月法師代表創辦人心道法師為首的宗教交流代表團,於10月25日至11月1日圓滿完成梵諦岡宗教交流行程。此次不僅出席「宗教交談60週年國際慶祝會」,更實地走訪崗道爾夫城堡「願祢受讚頌」(Laudato Si’)莊園與義大利阿西西聖方濟聖殿,深入感受天主教的生態靈修與和平理念,具體展現靈鷲山推動「靈性生態」與「愛地球、愛和平」的核心價值。
教宗夏宮化身生態基地 展現信仰永續願景
在參與宗教交談慶祝會前,交流團先前往位於羅馬郊外的崗道爾夫城堡,展開一場以「信仰與生態同行」為主題的深度參訪。由「願祢受讚頌」莊園經理人馬赫福德.阿爾達赫(Mahfoud Aldaher)熱情接待導覽,一行人搭乘電動車穿越綠蔭大道,欣賞佔地55公頃、生命力盎然的自然園區結合古羅馬帝國遺址,令人讚嘆不已。
這座莊園曾是教宗夏宮,2013年由前教宗方濟各開放為公眾參觀的生態教育基地,旨在推動「生態皈依」與「永續行動」。園區融合靈性、教育、生態、自然、歷史、藝術、永續創新,成為全球矚目的宗教生態場域。其中,全新落成的玻璃溫室以「淨零能源」。為設計理念,作為高等培育中心總部,每年培訓約兩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專注於生態永續與關懷弱勢,體現信仰實踐與行動力的結合。
教宗良十四世曾指出:「願祢受讚頌莊園要成為信仰與永續發展的實驗室,讓靈性、生活與科技在此和諧共生。教宗方濟各將這片莊園視為希望的種子,期待結出『正義與和平』的果實。」
顯月法師參訪後深受感動,他表示:「莊園核心理念與世界宗教博物館暨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所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高度契合,未來我們將籌建一所生命和平大學,推廣靈性生態教育。這次交流讓我們看到信仰、環境與慈悲行動的力量,並提供許多寶貴的經驗」。
阿西西和平之光 宗教靈性共鳴見證
此行另一亮點,是在宗教與和平協進會執行秘書林之鼎神父的安排下,與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共同前往義大利翁布里亞山城-阿西西,聖方濟的故鄉與信仰聖地參訪。
代表團抵達聖方濟聖殿時,受到聖會院院長馬可・莫洛尼(Marco Moroni)與方濟會宗教交談主責人斯拉沃・克林神父(Fra.Slawomir Klein OFMConv.)等人熱情接待。
院長首先向佛教僧侶致意,並指出「宗教對話不僅是理念的交流,更是心靈的連結與共同成長的契機」。他強調,聖方濟的和平精神提醒世人,真正的和平不僅是衝突的止息,更是愛、理解與慈悲的展現。
院長並回顧1986年聖若望保祿二世在阿西西舉行「世界和平祈禱日」的歷史時刻,強調宗教在推動全球和平中的關鍵角色。這段跨宗教的和平傳承,與佛教「尊重生命、慈悲共生」的理念相互呼應。
隨後,在神父的導覽陪同下,交流團參觀了建於13世紀的聖方濟聖殿。這座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分為上下兩層,明亮壯麗的上教堂與莊嚴靜謐的下教堂,各自以壁畫描繪聖方濟的一生與信仰見證,使訪客在藝術與宗教氛圍中深刻體悟「靈性與和平的力量」。
信仰與生態同行 跨宗教永續對話
從「願祢受讚頌」莊園到阿西西聖方濟聖殿,兩處聖地象徵著信仰、自然與人類命運的深刻聯繫。顯月法師總結指出:「透過此次交流行程,我們更加確信,靈性生態不僅是一種理念,而是一種行動-讓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信仰都能回歸共生與和諧的狀態,這正是心道法師長年倡導的靈性覺醒的初心。」
世界宗教博物館自2001年創立以來,致力於宗教多元理解與世界和平,此次參與梵諦岡盛會,不僅是一段宗教交流之行,更是一場靈性與生態的深度對話,未來將持續在全球倡議世界宗教博物館「尊重、包容、博愛、和平」的精神理念。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06 10:55:29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