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USR走讀七股 學生化身一日蚵農看見偏鄉教育的生活脈絡

南大USR走讀七股 學生化身一日蚵農看見偏鄉教育的生活脈絡
國立臺南大學USR計畫「為偏鄉而教-打造七股偏鄉教育補給站」於114年11月22日舉辦「走讀七股」活動,帶領學生深入臺南市七股區,以漁村文化解說、蚵養殖體驗、乘船遊潟湖及沙洲登島等多元方式進行學習,從在地生活出發,理解偏鄉教育背後的產業與文化脈絡。

南大師生抵達龍亨號登船處後,由在地漁民分享七股的漁村經驗、海洋文化與蚵產業的發展。學生親手進行綁蚵串、打孔、穿繩等操作,體驗「一日蚵農」的工作流程,更具體理解蚵苗附著、吊掛、分苗等關鍵技術,感受海線地帶勞動與知識的結合。

航行於七股內海後,隊伍登上網仔寮汕踏查地景,觀察潟湖環境與紅樹林生態,瞭解沙洲在阻擋外海風浪、形成靜穩水域上的重要角色,也理解此自然條件如何促成七股蚵棚與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現場船長也示範傳統漁法「撒八卦網」,展現在地漁民的技藝特色。

中午時分,南大學生於海邊享用當地風味餐食,親身體會七股海風、鹹味與故事交織出的生活感。整趟行程不僅讓學生認識地方產業,也透過實地踏查,看見偏鄉孩子日常所處的生活環境、家庭產業面貌與地方發展面臨的挑戰。

國立臺南大學「為偏鄉而教」計畫主持人歐陽誾教授表示,「走讀七股」將漁村文化、生態場域與教育現場相互結合,讓學生在課堂之外進入在地、實際感受場域並建立關懷視角。未來計畫將持續串連更多地方夥伴,協助學生以更全面的理解投入偏鄉服務與教學現場。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