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川普2.0時代下中國大陸外交的逆襲:穩定與賦能的新戰場(上)


【國戰會論壇】川普2.0時代下中國大陸外交的逆襲:穩定與賦能的新戰場(上)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2025年美國川普政權第二任期上台已逾兩個月,其激進政策引發全球動盪。4月2日美國宣布對中國大陸商品加徵34%對等關稅,隨即引發中國大陸強硬回擊,4月4日宣布自4月10日12時起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同時祭出多項反制措施,包括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另將11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並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起訴美國。中國大陸不僅以穩定性與確實性為核心,還提出「賦能型大國」概念,試圖在混亂中重塑國際形象。本文將探討中國大陸如何透過外交敘事、行動及最新逆襲措施,在川普時代擴張影響力,並分析其策略前景。


穩定性:對抗不確定性的武器


中國大陸積極塑造「世界穩定要素」形象,尤其在川普2.0時代更為突出。2025年2月14日,外交部長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保障會議(MSC)發表演說,強調中國大陸是「多極系統中的確實性要素」,並將在變革世界中成為「建設性力量」。他以此區別於美國政策,試圖填補美國外交空隙。這與歐洲對川普和平交涉的擔憂相符,中國大陸抓住時機強化穩定形象。


2025年3月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記者會上,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2025年對中國和世界都是一個重要年份……中國外交將堅定不移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將以中國的確定性穩住不確定的世界。」根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導,他進一步指出:「我們將做捍衛國家利益的堅定力量……任何極限施壓、威脅訛詐,都無法撼動14億中國人民的眾志成城。」這一論述回應了國際社會對不確定性的關切,並與環球時報3月8日社論「中國大陸外交的『穩定性』是世界之禮物」呼應。然而,中國大陸在周邊的威壓行動使其穩定形象受質疑,而川普4月3日加徵34%關稅的保護主義,為其提供了宣傳穩定性的舞台。


賦能型大國:新角色定位


2025年「賦能型大國」成為中國大陸外交新關鍵詞。該詞源自習近平2024年12月31日新年賀詞,他總結中國大陸推動「一帶一路」、舉辦中國-非洲合作論壇等,為世界注入「積極能量」。2025年,王毅在MSC演說中提及此詞, 2月17日《人民日報》「和音」專欄一篇《堅定地做「賦能型大國」》文章中生動詮釋了中國始終秉持著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提供國際公共產品,以實際行動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大國擔當。區別於「掠奪型大國」。


2025年2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Lin Jian)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大陸將作為「賦能型大國」,為世界經濟注入「穩定性與確實性」。然而,西方媒體批評其人權問題與債務外交,認同有限。川普削減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預算,卻為中國大陸擴展軟實力創造機會。4月4日,面對美國新關稅,中國大陸以「負責任大國」姿態回應,顯示其試圖在逆境中強化「賦能」形象。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Donald J. Trump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國戰會論壇】川普「解放日」關稅引爆全球風暴:台灣科技業32%衝擊下的生存之戰


【國戰會論壇】經濟安全危機:技術轉移限制如何重塑全球企業規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