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教宗方濟各所留下的慈悲與人性 legacy
蕭乃彰/蕭中正醫療體系營運長
「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以弗所書 2:14 Ephesians 2:14)
在全球政局漸趨保守,各國對移民敵意高漲的年代,剛過世的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 (Pope Francis) 卻選擇堅守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不願只是住在梵蒂岡教廷高牆內的宗教領袖,而是一位不肯放棄對人性尊嚴有著基本尊重與憐憫心的精神力量。在他享年88歲辭世時,教宗方濟各已經是世界上少數仍為移民人權挺身發聲的道德象徵,他的信念簡單但令人印象深刻:所有的弱勢者不論其出身,不論其社會經濟身份, 不論其種族國籍、甚至是有著不同宗教信仰或性別上的認同,都應被慈悲且有尊嚴的對待。
這樣的信念,放在今日確實已成了一種異數,在不少已開發的國家中,照顧貧困者,庇護外來的移民,和珍惜守護大自然資源等論點,早已不再是政治顯學。美國聯邦政府削減對國際發展機構如 USAID 的資助,拘禁本應受到憲法保障的外籍人士和學生,裁撤環境保護機關的人力,甚至在社群媒體上公開炫耀對無證者的大規模遣返行動,或將未經審判的人直接送往以殘酷著稱的薩爾瓦多監獄。
在這樣人權和基本自由的黑暗時刻,教宗方濟各選擇了做為那束照亮人性的燈火,他沒有豪奢宮殿,沒有所謂的鋼鐵座駕,沒有彰顯宗教職位的浮華鋪張,他住在簡樸的兩房公寓內,搭乘不起眼的福特Focus,穿著以樸素的白色為主,不依賴電腦與社群媒體,而只用市話聯絡,堅持用最不教宗的方式來做教宗。
這樣的堅持,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的風格,更是一種立場。他曾多次與美國川普政府針鋒相對,尤其在移民議題上毫不退讓。2025年2月,他在一封寫給美國主教的信中明言:「凡建立在武力之上,而非建基於人類平等尊嚴的真理,其開端錯誤,終局也必錯誤。」而引發川普政府邊境事務官員,所謂的「邊境沙皇」Tom Homan 回嗆說:「教宗他該專注於自己的職責,把執法的事留給我們。」
他生前的最後一場會晤,是在復活節與美國副總統 JD Vance,這位川普強硬移民政策的擁護者,有個短暫的見面。教宗方濟各曾在信中批評這位成年後皈依天主教的政治人物,錯用「愛的秩序」(ordo amoris) 來為「美國優先」的論點辯護,他提醒世人真正的基督之愛,從來不該被家庭、民族、或利益所限制,他也同時警告,美國若繼續的將移民罪犯化,將走向一種以強者的意志為真理標準的危險意識形態 (“imposes the will of the strongest as the criterion of truth”)。
而教宗方濟各的鮮明立場,並不只限於對美國移民政策的質疑,他身為教宗,也試圖在天主教教會內推動改革,但也並非沒有任何爭議。若要將抽象的道德原則落實於現實,勢必充滿各種嚴峻的挑戰,特別是當他進步的言論和觀點,與天主教傳統發生擦撞衝突時尤甚。
他試圖提升女性於梵蒂岡教廷的地位,卻仍未能推翻禁止女性晉升為神職的傳統。他開放跨性別者接受洗禮與成為教父教母,卻也在2024年簽署聲明,稱性別重置手術是「對人性尊嚴的嚴重侵犯」。對於LGBTQ+ 群體,他說過那句讓人津津樂道的話:「我是誰,有資格評斷他人?」卻又遵循天主教對同性戀者有著「本質失序」(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的教義。他努力推動改革機制來處理性侵案件,卻也因未能妥善面對斯洛維尼亞神父,Marko Rupnik 的性侵指控而備受批評。
他在國際政治上的角色也並非毫無爭議,有人批評他在烏俄戰爭中的立場模糊,無法與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Pope John Paul II) 清晰的道德標準相比。但無可否認的是,教宗方濟各的信仰誠意與其立場的一貫性幾乎是無庸置疑的,他不只是主張開放邊界,更致力於消除迫使人民離鄉背井的結構性問題。
與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相比,教宗方濟各少了些神學的哲理論述與反共的地緣政治高度,卻多了幾分在現世掙扎者身邊的憐憫和慈悲。若望保祿二世在冷戰時期堅定對抗極權主義,成為自由世界的勇者象徵,而方濟各則將目光投向被全球被邊緣化的移民與貧困者,兩人風格不同,但卻同樣試圖讓天主教教會成為正義的見證者。
再與前教宗本篤十六世 (Pope Benedetto XVI) 相比,教宗方濟各展現出更強烈的反體制性格。本篤十六世擁有精緻的神學思辨能力,致力於捍衛基督教教義的純正性,而方濟各則願意以非傳統正統宗教語言與全世界對話,他不拘形式並拒絕華麗的教宗儀式象徵,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傳統梵蒂岡教廷權力結構的一種挑戰。
我們正身處一個全球化退潮而民族主義高漲的年代。強烈的本土優先主義不僅席捲了美國,也以不同形式出現在歐洲、亞洲、與中南美州。教宗方濟各的離世,不僅是一位德高望重宗教領袖的告別,也像是一種時代價值的退場,他所象徵與堅持的普世慈愛憐憫價值,正面臨著來自各國本土優先主義的挑戰。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宗繼任人選的立場將極為關鍵。梵蒂岡教廷是否會趨於保守態度,並回歸基本教義的防線,還是會延續方濟各的開放政策,持續與這個破碎但卻又多元的世界同行?教宗方濟各曾說過:「我們需要的是一座橋,而不是一道牆。」他曾堅信天主教會最根本的價值,憐憫、尊重、與愛,能夠超越時代的起伏,而且即使是在黑暗之中,依然值得相信與堅守的。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失禮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動怒,不計較人的過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哥林多前書13:4-7 1 Corinthians 13:4-7)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X / @Pontifex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名家論壇】Veritas不沉默:哈佛大學與美國大學壓力下的抉擇(下)
【名家論壇】Veritas不沉默:哈佛大學與美國大學壓力下的抉擇(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蕭乃彰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