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豬隻「從何感染非洲豬瘟」? 環保局揭廚餘來源

台中豬隻「從何感染非洲豬瘟」? 環保局揭廚餘來源
農業部召開「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圖/翻攝自臉書@TaiwanMOA)

[周刊王CTWANT] 台中市梧棲區一處私人養豬場傳出豬隻感染非洲豬瘟,確診為國內首例。農業部緊急宣布自22日中午起,全國實施為期5天的「豬隻禁運、禁宰」措施,並視疫情發展決定是否延長。同時全面禁止以廚餘飼養豬隻,展開全國防疫應變行動。而台中環保局也指出,案發地為「一貫式廚餘再利用養豬場」,廚餘是由清潔隊供應,但業者是否有添加其他飼料則不清楚。

農業部指出,該養豬場登記飼養約300頭豬,場內死亡豬隻經檢驗確認感染非洲豬瘟,已即刻撲殺場內剩餘195頭豬隻,並啟動七項緊急防疫措施,在台中設立前進應變所,監控疫情發展及各地防疫進度。

農業部在記者會上說明,目前病毒株尚未分離,因此仍無法確定到底非洲豬瘟病毒從何而來,國際上90%以上病源來自於廚餘,而國內此案是通過廚餘餵養方式,那疫情也很可能擴散至其他養豬場,因此在疫調完成前,必須先全面暫停使用廚餘。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表示,該場採用廚餘飼養豬隻(仔豬則以飼料餵養),目前已展開回溯調查。台中市環保局指出,廚餘主要由梧棲區清潔隊提供,但業者是否混用其他飼料仍待釐清。

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台中市共有37家廚餘養豬業者,約飼養3萬5千餘頭豬。因應廚餘禁用政策,市府將協助業者處理廚餘,提供掩埋場堆肥區作為臨時堆置與堆肥處理場域,協助產業安全過渡。

環境部同步宣布啟動全國廚餘應變機制,配合農業部禁止廚餘養豬政策,督促各縣市政府擬定廚餘清運計畫,將廚餘送往指定地點進行肥料化或能源化再利用,並輔以焚化及掩埋等安全去化方式。

環境部強調,為防堵疫情擴散及避免環境污染,已協調農業部提供相關應變經費,確保全國廚餘去化順暢。環境部也呼籲全民落實「吃多少煮多少、點多少吃多少」的原則,從日常生活中減少廚餘產生,建立綠色飲食習慣,共同守護養豬產業與公共衛生安全。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