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面前人人平等 你我也能做到的永續時尚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李宥妍 報導



快時尚透過廉價、汰換快速的服飾,常與不環保、不永續劃上等號。地球公民基金會11日舉辦「永續時尚中的我們」講座,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網絡總監田欣怡邀請聽眾檢視家中衣櫃,有多少衣服是許多年都沒有穿過的?或是只穿幾次就束之高閣?田欣怡表示,我們即使沒有丟棄不常穿的衣服,也等同是任憑它們折舊,並且佔據空間。在快時尚的今日,田欣怡表示,全球紡織業只有1%的資源回到業內循環,整個循環鏈就像破掉的水缸,留不住其餘99%資源。




時尚面前人人平等 你我也能做到的永續時尚

地球公民基金會舉辦「永續時尚中的我們」講座,圖為講師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網絡總監田欣怡及picupi挑品創辦人張倞菱。攝影:李宥妍。



不可避免之惡? 「循環時尚」留住資源有一套



picupi挑品創辦人張倞菱以企業端角度提出,如何在設計上令生產資源進入封閉式循環,其中最重要的是,從設計端就開始思考衣物回收拆解的可能。張倞菱說明,整個封閉式循環從延長產品生命週期、建議消費者正確使用以減少清潔用品和水資源浪費、「先銷後售」減少庫存浪費、取得再生材料等,再到拆解回收,便是完成循環時尚的周期。



原先是時尚雜誌總編的張倞菱,2016年決定起身而行,創辦永續時尚品牌picupi。張倞菱說,品牌創立前兩年,她期望能影響設計師朋友圈,卻沒人聽得進去、四處碰壁,朋友都指她又來「傳福音」。雖然後續成功開發出符合張倞菱理念的產品,包括使用庫存布料的內褲、包裝採用永續設計的環保洗衣精,然而卻無法避免成本高昂的問題。



張倞菱強調,不是立意良善大眾就應該買單,設計時除了創意,更應該考量人性,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才能成為真正可行的商業模式。



時尚面前人人平等 你我也能做到的永續時尚



消費者個人能做到什麼呢?田欣怡說,民眾可以自行修補衣物,以達到延長產品壽命的目標,荷蘭阿姆斯特丹就由此概念出發,發展出維修衣物中心,每年修復2萬5000件衣物。田欣怡補充,依計算範圍不同,紡織業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2至10%,且人們在洗滌衣物的同時,每年會排放50萬噸微纖維,相當於2/3棟台北101大樓的量體。



田欣怡也提到快時尚品牌轉型的案例。像是uniqlo、zara等品牌開始教導消費者如何保養衣物,延長產品使用周期。田欣怡舉例,有些衣物生命週期短,像是童裝,但有品牌特別對此設計伸縮款式,可大幅延長使用年限。



張倞菱認為,愛美和快時尚不是原罪,快時尚推出時,理念是時尚面前人人平等。由此,張倞菱以自身曾為時尚總編輯的角度建議,個人的衣物數量可以基本款與流行款8:2為原則;此處所指基本款端視個人的需求,而非所有人都相同。


這篇文章 時尚面前人人平等 你我也能做到的永續時尚 最早出現於 台灣地球日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