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四層空品防護網 全國22工業區鄰近校園列優先改善

環境部11日召開「兒少校園空品防護網」記者會,宣布啟動四層防護措施,以校園為核心守護孩童健康。政策優先針對全台22處鄰近學校的工業區進行「空污體檢」,並在校園周邊設置空品維護區、限制高污染車輛進入;同時由環管署建置「校園通報」機制,快速處理污染事件,並推廣空品知識教育,全面保障兒少呼吸安全。


地球公民基金會透過新聞稿表示,肯定環境部著手面對長久以來工業區空污影響鄰近社區、校園的問題,並提出五大訴求,包括全面公開「工業區空污體檢」的監測數據與分析報告、參考美國加州在鄰近社區與校園的工業區設置圍籬監測(fenceline monitoring),24小時監測有害空污,以及盡速啟動《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法,納管有害空污物。



環境部四層空品防護網 全國22工業區鄰近校園列優先改善

環境部與教育部、經濟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共同召開「兒少校園品防護網」記者會。攝影:鍾依靜。


優先執行22處「重點關注」工業區空污體檢


全台多處校園鄰近工業區,空污威脅學童健康。環境部攜手經濟部、國科會、教育部、立委林月琴改善校園空品,針對全國235處工業區進行盤點,依三大指標篩選出22處重點關注對象,啟動空污體檢。


三大指標為:工業區方圓1公里內的學校數量、園區內業者數量與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量、近五年空污裁罰次數。重點關注前三名,分別為高雄臨海工業區三、四期,高雄臨海工業區一期,以及楠梓科技產業園區。



環境部四層空品防護網 全國22工業區鄰近校園列優先改善

大氣司司長黃偉鳴指,重點關注工業區名單中,高雄有8處,桃園有5處。圖片來源:環境部。


此次空污體檢參考美國環保署2010年的「次世代排放量測計畫(NGEM)」,以「監測、溯源、改善、追蹤」四大步驟進行。首先在校園設置空污監測儀器,一旦偵測異常,立即由稽查人員協助溯源;再由經濟部、國科會及地方政府輔導業者減量改善;最後透過空氣盒子持續監控,確保污染改善成效。


環境部長彭啓明強調,對偷排空污行為「絕不手軟」,過去一年查獲不法利得達60億元,是幾十年來新高。這次環境部在全國22個工業區不定期、不定點抽查,「所有的工業區、工廠會非常小心」,預期能顯著改善兒少空氣品質。


38處校園空氣品質維護區 校園污染通報不漏接


全台93處空品維護區,其中有38處是校園。彭啟明表示,最近開學,很多國小門口前面出現接送車潮,PM2.5數值都來到7、80以上。「甚至說有時候接小朋友在那邊怠速造成的影響,這個都是問題。」他強調,這是環境部未來將要面對的議題。


在校園管理機制上,環境部已將校園相關案件專案列管,針對多次陳情事件持續追蹤,並於通報系統中特別註記「校園」案件,確保污染問題能及時處理。同時,校園內也推動空品知識教育,提升師生對空污的認知與防護能力,逐步建構更嚴密的空品安全網。


針對校園內部空氣品質,環境部提出「改善污染源」與「管理空品」兩大方向。改善措施包括安裝監測設施、校園綠化、裸露地鋪設防塵網或防塵布,以及設置自動灑水設備;管理面則依循《校園室內空氣品質維護指引》與《校園室內空氣品質自主管理手冊》進行自主管理,一旦監測數值超標,將通報社福單位與學校,並調整體育課等戶外活動安排。大氣司補充,未來將增加監測頻率,於上午與下午各進行一次,兼顧學生健康與戶外活動權利。



環境部四層空品防護網 全國22工業區鄰近校園列優先改善

高雄重化工業區許多校園及社區與工業區緊鄰,需確實監測、杜絕空污,守護學童健康。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攝影:謝孟剛。


異味陳情占88% 還有無味但有毒的空污


大氣司司長黃偉鳴補充,全國空污陳情案件中有88%與異味有關。異味污染不同於火災等事件,來源難以追蹤,且氣體如硫化氫、氨等「嗅覺閾值」低,即使濃度不高也會造成不適,這些異味成分複雜,必須透過監測與溯源處理。


中央⼤學化學系教授王家麟則提醒,異味問題之外,更需注意無味卻有毒的有害空氣污染物。2008年高雄大發工業區毒氣外洩,造成85名師生送醫,當時環保署即利用「輕裝設備」追查污染源。


環境部日前從公民咖啡館、好空氣許願池中蒐集意見,民眾最關心交通污染(27%)與工業污染(23%)問題。在5月的新版《空品政策白皮書》中,也特別增列「重視兒少呼吸權,精進學校周圍空污管理」。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