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首見經濟成長、用電負成長 經濟部下修未來10年用電預測成長率1.7%

經濟部26日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去(2024)年全國用電較前一年成長2.92%。不過經濟部預估,未來10年用電年均成長率僅1.7%,顯著低於去年預估的2.8%。能源署表示,用電成長預估下修,是因納入深度節能因素,加上今(2025)年上半年經濟成長與電力需求脫鉤,用電首次出現負成長所致。




上半年首見經濟成長、用電負成長 經濟部下修未來10年用電預測成長率1.7%


經濟部26日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去(2024)年全國用電量達2838.5億度,較前一年成長2.92%。攝影:陳昭宏


上半年用電負成長 經濟部下修未來10年用電年增率


經濟部26日舉辦記者會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2024年半導體AI及高效能運算需求持續蓬勃,工業用電較2023年提升2.71%。服務業部門則因批發業、運輸倉儲業、貨運業成長,較前一年增3.55%,住宅因高溫使冷氣開機日增加,用電也成長3.8%。


2024年全國總用電量2838.5度,整體較2023年增加2.92%,工業占比最高(55.2%),住宅次之(18.8%)、服務業第三(17.6%)。


報告並預估,未來10年(2025~2034年)全國用電需求年均成長率為1.7%。相較去年預估至2033年平均用電年成長2.8%,出現大幅下修。能源署代理署長李君禮解釋,本次報告的估算首度納入行政院深度節能計畫,至2027年預計節電206億度。此外,2025年上半年出現首次經濟成長與用電需求脫鉤,在GDP成長6.75%的同時,上半年用電較去年同期負成長1.1%。


為何上半年電力消費首度出現負成長?李君禮表示是「綜合性的現象」,傳統高耗能產業如鋼鐵、水泥、石化因美國關稅衝擊,用電量衰退介於2~5%,有些甚至到10%;半導體業用電需求則增加7~8%,兩相抵銷後呈下降趨勢。預估今年全年用電可能持平或稍微成長。




上半年首見經濟成長、用電負成長 經濟部下修未來10年用電預測成長率1.7%


李君禮曾在2018年公開表示,經濟成長必然伴隨用電增加,2025年前不可能達到用電零成長。攝影:陳昭宏


針對用電成長率下修,台灣氣候行動網絡聯盟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表示肯定。他指出,這顯示中央對抑制用電成長有所重視,報告中關於節能的章節也較過往完整,但是,未來用電成長的最大變數,來自AI帶動的半導體產業,報告中卻無相關用電需求成長推估。


此外,趙家緯指出,在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推動下,能源部門針對風電、光電減碳旗艦計畫列出分年裝置容量目標,報告也未將數據同步納入,甚至刪除過往對未來10年再生能源與儲能的完整規劃,只留下2024、2030、2032等特定年份,「相當奇怪」,呼籲能源署在未來報告中以更貼近其他國家的「整合資源規劃」(IRP)作法,提升透明度。




上半年首見經濟成長、用電負成長 經濟部下修未來10年用電預測成長率1.7%


經濟部預估未來10年用電平均年增1.7%,較去年預測的2.8%下修。圖片來源:2024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


經濟部下修新增燃氣機組容量 學者:降低燃氣必要性


針對日後電力供給,李君禮表示,扣掉除役機組後,未來10年火力發電系統淨增加裝置容量為12.2GW,新增燃氣機組為25.2GW。不過,報告並未列入目前規劃中的多個燃氣機組,包括已公開環評資訊的興達擴建二期、通過環評的嘉義嘉惠三期燃氣電廠、因選址爭議而中斷的台南九崴電廠等。李君禮表示,報告移除了部分爭議過大、無具體進展,或可能蓋不出來的電廠,避免數字「虛胖」。


本月上旬發生火災的興達電廠新2號機,原定今年併網,外界關注是否影響未來供電。李君禮回應,該機組預計在明(2026)年5月,夏季用電尖峰前併網。此外,原訂2032年上線的協和電廠新燃氣機組因廠區被列為污染場址,未完成整治前無法興建。能源署則強調,協和新機組將維持規劃在2032年併網。


「夜間備轉容量」反映夜尖峰時段電網的即時餘裕,「夜間備用容量」則反映整體裝置容量相對於尖峰負載的長期供電充裕度。李君禮表示,前者至2029年可維持6~7%,後者至2029年約為11.3~14.2%,2030年將高於15%、2031年後可突破20%。


趙家緯表示,經濟部移除部分規劃中的燃氣機組,卻仍能維持足夠的備用容量率,顯示部分燃氣機組的興建必要性及正當性已被削弱。


趙家緯指出,本次下修燃氣機組裝置容量有助減少「碳鎖定」效應(Carbon Lock-in),避免過度投資化石燃料建設,影響長期減碳路徑。




上半年首見經濟成長、用電負成長 經濟部下修未來10年用電預測成長率1.7%


經濟部預估未來10年內火力機組將增加25.2MW,扣除除役者,淨增加量為12.2MW。圖片來源:2024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



上半年首見經濟成長、用電負成長 經濟部下修未來10年用電預測成長率1.7%


經濟部評估,夜間備用容量率在2029年之前將維持在11.3~14.2%,2030年可突破15%,2031年可突破20%。圖片來源:能源署簡報


再生能源規劃不變 學者估2026年有困難


2025年非核家園後,台灣的能源規劃目標為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7月發電占比約為燃氣46.6%、燃煤36.2%、再生能源12.7%、核能2%(5月後已歸零)。


再生能源進度落後,能源署在記者會上再次確認,2026年再生能源20%的目標不變,該年的光電裝置容量將達20GW、離岸風電5.6GW。兩者在目前分別為18GW和3.14GW。


趙家緯指出,再生能源能否達到20%目標,關鍵在光電建置速度是否跟得上;今年1~7月光電僅新增不到1GW,速度退回五年前水準,明年達標恐有困難。他呼籲政府盡快公告「屋頂光電義務化」法案,並在重要維生基礎設施上建置光電、強化電網韌性,重建社會對光電的信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