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古德博士辭世 享壽91歲:從叢林到世界的保育大使
英國著名黑猩猩保育專家珍古德(Jane Goodall)於美西時間10月1日辭世,享壽91歲。珍古德是享譽世界的動物行為學家、保育學家,也是人權、動物福祉、物種與環境保護等議題的倡議者。
2025年6月是珍古德最後一次訪問台灣,她勉勵每個人、每一天,都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累積起來,就能改變世界。

自幼熱愛自然 黑猩猩研究成劃時代發現
「珍古德作為動物行為學家的發現,徹底改變了科學。她也是保護和恢復自然世界的倡議家」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表示。
自幼年起,珍古德便對野生動物十分嚮往,也閱讀許多自然相關書籍。她的夢想是前往非洲,了解動物並撰寫著作。在認識了古生物學家李奇(Louis Leakey),且獲聘為奈洛比國家博物館的秘書後,珍古德就與李奇夫婦一同前往奧杜瓦伊峽谷(Olduvai Gorge)尋找化石。後來李奇邀請他前往坦尚尼亞的貢貝森林,一同做研究。
1960年7月14日,珍古德首次踏上貢貝,並作出劃時代發現——黑猩猩會使用工具。這一觀察被認為「重新定義身而為人的意義」。

為使他的研究獲得學術界重視,李奇安排她前往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Newnham College, Cambridge)攻讀博士學位。1965年,珍古德完成博士論文《貢貝保護區野生黑猩猩的行為》(The Behaviour of Free-living Chimpanzees in the Gombe Stream Reserve)。她為期三個月的研究演變成持續65年的龐大計畫,並延續至今。

每年出差300天 珍古德向全世界傳遞保護自然理念
珍古德致力於黑猩猩研究,也努力向大眾傳播保護自然的重要。《衛報》指出,珍古德平均每年出差300天,與世界各國的地方官員會面,也在社區和學校團體演講。在疫情期間也不中斷,他推出了名為《Hopecast》的Podcast,採訪多位環保人士和倡議家。
珍古德持續與大眾交流,上週才在紐約氣候週發表演講,並在兩天後的《華爾街日報》Podcast中談論她的工作。
研究黑猩猩交流方式超過15年的聖安德魯斯大學教授霍拜特(Cat Hobaiter) 告訴《BBC》:「她放棄了與心愛的黑猩猩共度時光,轉而環遊世界與她遇到的每個人分享熱情。」

在她的一生中,珍古德為大人和兒童撰寫了至少27本書,在許多紀錄片和電影中上鏡,包括兩部IMAX作品。 2019年,《國家地理》開設了《成為簡》(Becoming Jane),一個專注於珍古德一生工作的巡迴展,該展覽仍在美國各地巡迴。她的最新著作《希望之書:艱難時代的生存指南》(The Book of Hope: A Survival Guide for Trying Times)已翻譯成20多種語言。
她的獎項和榮譽跨越了人類成就的規模。 2002年,她被任命為聯合國和平使者(UN Messenger of Peace)。 兩年後,她在白金漢宮被授予大英帝國勳章(DBE)。珍古德還獲得了美國的總統自由勳章、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富蘭克林生命科學獎章、日本著名的京都賞(Kyoto Prize)、甘地和平獎、坦尚尼亞獎章和泰勒環境成就獎(Tyler Prize for Environmental Achievement)。
「根與芽」行動與實驗學校 耕耘台灣環境教育
珍古德1996年首度來台,透過巡迴演講,推廣青年與教育界對保育的關注。1998年成立在台協會,進一步推動「根與芽」行動,協助年輕世代透過行動關懷人、動物與環境。也於台北成立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持續培養學生的生態素養(Ecoliteracy)。
珍古德於2020年獲得唐獎永續發展獎。也與唐獎教育基金會合作,透過監控威脅源、確認黑猩猩族群之分佈、研究黑猩猩工具使用和其它調適之行為等,蒐集黑猩猩行為與生態環境資料。

- 記者: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賴晁翔 編譯;鄒敏惠 審校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