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話,能聽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吳娟瑜
30多歲的瓊玲問到:「我的媽媽很煩,常常一通電話就打到家裡,如果我接起電話,她也不問候,直接說 妳女兒咧?我找她……」
瓊玲急著要出門上班,聽到媽媽單刀直入地「要」人,她也沒好氣地說 她早就上學去了!妳找她幹嚒?
掛掉電話,瓊玲慌張地鎖門上班去,心裡卻無法平靜,一個早上心神不寧。直到下午進到「幸福導師班」學習,提到媽媽的打擾,瓊玲瘦弱的身子激動地顫抖。
「妳有很深的『童年憤怒』!」我的話語甫落,瓊玲煞時淚如雨下。
瓊玲不諱言從小媽媽管很多,「妳這不行…」「那不可以…」「妳太不聽話……」「妳總是……」,連現在都有自己的小家庭,媽媽還是毫不客氣地 一通電話打來,就是要找孫女訓話:「妳不可以……」、「妳怎麼……」
瓊玲從小無力反抗,不是頂嘴就是逃避,如今,眼見媽媽把「黑手」準備伸向自己的女兒,她忍不下去了。
瓊玲為了掙脫「童年的憤怒」,也看出「母女創傷」的癓結所在,她正在積極朝著三個方向來成長。
第一:提昇自我價值感,建立自信。
第二:學會正向的溝通模式。
第三:建立人生藍圖,找回自己的生命力量。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跳脫母女創傷
一般而言,「母女創傷」裡,媽媽可能也複製了她和外婆的不堪相處,那些重男輕女,自我貶抑或看輕自己的言語行為不知不覺也影響到下一代了。
第一類型:無心之過
做媽媽的有時只是輕輕地一句話飄過女兒的耳朵,不料,女兒當真,切切實實地照做,差點釀成禍端。
若夢小時候很黏媽媽,約8歲時,兩人看著電視,媽媽不經意地說:「妳看!偈莫文蔚一樣瘦才好看。」
從此若夢開始減肥,這個不吃,那個不吃,一心一意讓自己看來輕飄飄地,能夠討媽媽歡心。
直到國中健康教育老師談女性形象、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她大夢初醒,不再被媽媽的「瘦」字影響,認真地、勇敢地「吃」東西,才把健康找回來。
第二類型:有樣學樣
真如談起夫妻之間的爭吵,昨天才被老公吼罵,她深受委屈地落淚,不料,隨她來上課的7歲女兒,聽著、聽著也是眼眶一紅,跟著哭了。
我立刻提醒真如 千萬別讓女兒「有樣學樣」複製媽媽的情緒模式。
這一提醒,真如發覺自己長年以「家和萬事興」為前提和老公相處,受到委屈也是默默哭泣,隱忍而過。
如今,女兒也是默默忍受爸爸的壞脾氣,以「哭」來面對問題,人生豈不是掉入複製的困局。
「成長可以改變命運」,在「幸福導師班」課室裡,我告訴真如母女:「來!我們一點一滴重新把自己找回來。」
第三類型:悔悟道歉
有一天,立婷正在罵10歲的女兒:「數學怎麼總是粗心大意!」,女兒被罵,氣得臉紅脖子粗。
正巧,這一天,立婷的媽媽來訪,她看到這一幕,立刻請立婷到房內聊一聊。結果竟是「母女和解」的戲碼。
媽媽跟立婷說:「妳現在罵女兒的模樣就是以前我罵妳的情景,希望妳原諒媽媽過去太兇了,這樣對啟發孩子的學習沒幫助……」
立婷告訴我:「媽媽的一番話,讓我憬悟 千萬不要一代傳一代,用錯方式教養孩子,當然,我也接受了媽媽的道歉。」
「母女創傷」的「代際傳遞」確實萬萬不得啊!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 記者: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