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鄉歌聲飄石碇 相褒歌傳習班移動展演再現人文記憶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口述傳統相褒歌傳習班成果發表會」,學員以移動式演出方式,從石碇之心廣場出發,沿途至淡蘭文藝館,最後抵達石碇國小,在各停留點即興對唱,吟詠茶鄉特有的相褒歌;獨特的口述文化與在地人文風情交織,讓民眾在歌聲中感受情感交流與文化記憶。
圖/口述傳統「相褒歌」學員們獲得結業證書,與保存者陳好夫藝師合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相褒歌是新北市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也是全台首件以漢民族「口述傳統」類別登錄的文化資產;保存者陳好夫、高羅珠兩位藝師長年推廣不遺餘力,相褒歌源自北部茶鄉,以七字一句、四句成段的形式進行即興對唱,歌詞樸實卻生動,往往展現日常智慧與濃厚情感。
為保存這項瀕臨失傳的文化瑰寶,新北市自113年起推動「相褒歌保存維護計畫」,並於114年開辦傳習班,招募具臺語能力與傳習熱忱的學員;課程主要由保存者親授,內容涵蓋即興創作、對唱技法及文化脈絡,經藝師考核通過的學員,未來將成為推動相褒歌傳承的「文化種子」。
文化局長張䕒育指出,這次發表會選擇在石碇街區展開移動式展演,透過「挽茶相褒」的歌聲與地景呼應,重現茶鄉舊日風光與人文情懷,也期待學員讓相褒歌不只是傳統歌謠,更是生活記憶的延續;期盼在在地力量與新世代投入下,這項珍貴的口述傳統能代代傳唱,成為新北文化的重要象徵。
臺大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兼任副教授、前文化局長蔡佳芬補充,經過72小時的學習,新北市相褒歌傳習班在保存者陳好夫老師的指導與啟發下,學員們決定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帶領觀眾從石碇老街走到石碇國小舉辦成果發表;不僅唱出茶鄉的韻味、生活的節奏,也藉此展現最自然的借景抒情歌聲。
更多引新聞報導
企業力挺 紙風車《台灣幻想曲》8月8日永和父親節免費開演
北海岸化身藝文畫布!「新北藝箱」六件藝術作品9月登場
- 新聞關鍵字: 新北市
- 記者:陳志仁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