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典藏中心推職人學堂 體驗文物修復技藝

屏東典藏中心收藏逾3000件在地文物,是屏東大博物館重要核心,推出職人學堂系列活動,開設修復及文物守護者等體驗課程,由專業修復師帶領民眾走進文物保存第一線。

屏東縣政府今天新聞稿表示,在「小小修復師」課程中,桌上擺著教學用的模具土塊,透過清除土塊,挖掘出其中瓷器,並加以拼接,回復瓷器完整面貌,孩子們戴上手套,手裡握著毛刷,認真清理碎片,在文物修復師陳俞君引導下,孩子一步步完成拼合。

陳俞君表示,體驗過程中,孩子們會體會到「原來破掉的東西,也能透過細心呵護而重獲新生。」

「一日文物守護者」課程同樣吸引不少成人學員,講師游淑芬表示,一般人很難進入修復室或庫房,透過典藏中心舉辦活動,讓民眾能親眼看見修復師日常,甚至近距離接觸庫房,這是一種文化向下扎根的方式。

縣府文化處提及,屏東典藏中心自去年9月啟用,以屏菸19號倉庫改造新生,典藏超過3000件文物,是屏東大博物館群的重要核心。不同於一般靜態展示場域,典藏中心自籌劃以來,即以「開放式庫房」概念,呈現幕後保存樣貌,並透過職人學堂等教育推廣活動,讓更多人親身體驗文物修復的專業與細膩。

文化處說,典藏中心工作大多屬於幕後,這也是最貼近文物保存核心,希望透過職人學堂,讓民眾能理解、甚至親自體驗專業。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