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魁之爭/郝龍斌呼聲高? 呂家愷:藍白主權與兩岸存差異
(總主筆李彥謀/專訪)中國國民黨主席10月18日改選,6位候選人分別是「孫文學校」張亞中、前國大蔡志弘、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彰化縣長卓伯源;至於具有民意基礎的縣市長盧秀燕、侯友宜,以及立法院長韓國瑜都未參選,新黨魁將迎戰2026地方選戰乃至2028總統大選。

郝龍斌、鄭麗文、羅智強各有支持群
究竟誰的勝選機率較高,國民黨新北市議員呂家愷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時稱,黨主席選舉還是要看誰具有基層動員能力,特別是有地方組織系統支持者,其中以郝龍斌相對較有實力,但有部分年輕黨員青睞羅智強,而網路能量不弱的鄭麗文也有一定支持度。
不過,日前電視辯論會未獲邀請的卓伯源,一度大動作抨擊「中天電視」不公,呂家愷解釋說,這場辯論並非黨中央主辦,是私營的媒體所辦,只是每位參選人都要繳交1320萬保證金,其中300萬是選舉作業費、20萬是領表登記費,好比6位選手比短跑,到場上發現只有4條跑道,當然會有人不滿,「我認為10月18日前應該有一場公平公正公開的辯論,讓大家有各自表述的機會。」
呂家愷指出,外界會關心新主席要怎麼帶領黨,包括藍白合、怎麼合,或要不要合?「我認為黨主席的首要目標很清楚,就是2026與2028大選,過去國民黨的路線就是親美、友日、和中,而民進黨一定會追打九二共識,因此國民黨如何論述去爭取中間選民,就相對重要。
藍白合,民眾黨先搶先贏,比國民黨更急?
「如果認為必須藍白合才能贏得政權,國民黨主席有沒有戰略?我認為不論怎麼合,國民黨不能失去主體性與特色,也就是藉由國民黨的力量,去影響民眾黨,不是讓國民黨越來越靠向民眾黨」,呂家愷說,「確實有聽到基層聲音,表示大罷免32:0,是有白營的支持,所以下次要投桃報李挺白軍,這是黨中央必須注意到的事。」
呂家愷直言,對於民眾黨的主張、立場、價值,自己從政至今都不是很清楚,只聽過理性、務實、科學,還有清廉、勤政、愛鄉土,有點像把民進黨那一套移植過來,但許多政策是常變來變去,特別是兩岸關係與主權這一部分,國民黨與民眾黨應該是有一些差距。
「事實上,我在地方的感受,民眾黨對於藍白合是比較急迫的,想要趕快去促成,國民黨目前是不急的」,呂家愷說,民眾黨9月初放出新聞說會再9月底公布第一波議員提名名單,這就很奇怪了,藍白都不確定怎麼合,就要先提名,是不是先搶先贏的意思?
呂家愷質疑,民眾黨提過「聯合政府」的概念,然而聯合政府能穩固多久、遊戲規則怎麼定、聯合的方式如何,這麼多未知數,也就是說,藍白合還有很多工程需要去做、去協商,或許在中央的立法院比較容易藍白合,畢竟能夠制衡執政黨,但是在地方,恐怕又是不同的景象,這些都是國民黨新任黨主席的考驗。
誰執政誰負責,陸委會也該促進兩岸交流
對民進黨而言,曾任扁政府環保署長的郝龍斌,或許是相對容易對話與溝通的主席人選,且據稱中共方面較偏好鄭麗文而非郝龍斌,呂家愷表示,「外來勢力沒有投票權,可以不必顧慮外來勢力怎麼想,共產黨遠永是共產黨,國民黨是國民黨,國民黨的路線,不會因為中共決定什麼而改變,重點還是要去除對手的抹紅,關鍵也在怎麼把九二共識講清楚。
呂家愷說,「兩岸的問題,永遠都是誰執政、誰負責,民進黨已經執政快10年,還把責任推給國民黨,國民黨就應該反推回去」,「陸委會除了避免不當的國安、滲透問題外,還有一個工作,就是促進兩岸交流吧,這才是人民想要看到的。」
更多引新聞報導
2026選戰/國民黨新魁難題 許家睿:藍白合恐淪中共操弄
柯文哲官司/政治力介入司法?謝立功:羈押制度全面檢討
- 記者:李 彥謀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