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舉辦「2025新生體驗營」 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展現全人關懷與教育初心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中原大學將於114年9月1日至9月3日連續三天舉辦「2025新生體驗營」,透過多元化課程與體驗活動,協助新鮮人快速融入大學生活,開啟嶄新的學涯旅程。本屆新生體驗營的設計特別著重於三大目標:「新知的學習、新環境的探索、新朋友的認識」。

原住民專班迎新 聚焦專業與文化
在整體迎新活動中,設計學院的「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簡稱原專班)特別安排具特色的迎新流程,以展現師生團隊對114級新生的重視。9月1日下午於熱誠樓一樓舉行的專班迎新,由系辦團隊首先進行課程與活動的綜合說明,幫助新生快速掌握未來學習方向。
隨後進入由魯瑪夫主任主持的「系主任時間」,介紹原專班的發展定位、課程特色及師資陣容。他特別分享,114級新生來自多元背景,有來自原鄉部落的青年,也有在都市成長的原民二代。雖然成長環境不同,但同學們都對設計懷抱憧憬,並預備好接受專業訓練,期盼未來成為設計師,回饋家鄉、造福社會。
老師們的勉勵與期待
在分享環節中,多位老師也親自向新生表達勉勵與期待。他們提醒新生們,大學生活是人生重要的階段,不僅要珍惜寶貴的四年時光,更要懂得規劃,不要虛度光陰。老師們勉勵大家要勇於嘗試、主動學習,並把握課堂與實務操作的機會,「好好從老師的專業身上學到真功夫」,讓自己在未來設計領域能夠脫穎而出。
其中,布農籍的教師王賢博士特別分享,今日原住民族學生能夠透過多元入學管道進入大學學習,是因為原民前輩們在在各領域的努力與奮鬥,才逐步爭取到專班的成立與保障。他勉勵同學們要心懷感恩,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並以堅定的態度完成學業,把夢想實現後再回饋原鄉,用專業和所學造福自己的族人與社會。

教學實踐與USR社會設計特色
魯瑪夫主任進一步表示,設計原專班的課程規劃以「教學實踐與實作」為核心,強調學生在課堂中不只是學習理論,更要透過設計實務的操作與作品創造來加深理解。他指出,專班課程結合原住民文化與設計專業,從語境空間設計、部落研習、生態與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藝術、原民工藝設計、木雕創作設計、原生視覺設計、建築景觀到數位創意等,皆強調將傳統智慧轉化為設計能量,讓學生在創新中延續文化價值。
同時,專班重視「USR社會設計」的精神,帶領學生走入部落社區,透過設計回饋在地、改善環境,並以實際案例展現大學社會責任。這些教學安排不僅呼應教育部推動的高教深耕計畫精神,也符合原民會支持的原住民族知識研究與教學發展方向,展現專班獨特的亮點與價值。
全方位支持 建立歸屬感
接續的「導師時間」由尤天鳴老師與魯瑪夫主任共同主持,說明大一課程規劃、畢業門檻與生活規範,並透過Q&A環節即時解答疑問。會中特別介紹「原民培力計畫」、各項學習獎勵金與輔導資源,確保新生能在學業與生活中獲得全方位支持。

從迎新啟程 踏上全人成長之路
魯瑪夫主任強調,新生體驗營不僅是迎新的儀式,更是全人教育的啟程。他鼓勵新生要勇於愛自己的選擇,並選擇自己所愛,持續在探索中累積能量,發揮創意與專業。未來不僅能實現自我,也能成為推動部落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進而體現中原大學「全人教育」的核心價值。
中原大學期盼新鮮人能在未來的學涯中保持熱情,勇於挑戰,在自我實踐與群體合作中,建立自信、發揮潛能,攜手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 記者:民眾網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