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大蒸籠/居曉年

居曉年
七月一到,天熱得像發了瘋。太陽天天掛在天上烤,整座城成了個大蒸籠。白天躲在家裏不敢動,到了晚上,熱氣還是黏糊糊地纏著人,悶得難受。
躲了一天,我和老伴兒帶著小孫女出門了。就想溜達幾步,順便買個新電飯鍋。一推門,熱氣“呼”地一下撲到臉上,白天太陽早把地皮烤得滾燙,吸口氣都感覺燙嗓子。
我們慢悠悠走出社區北門,過了洪澤湖路,往萬象城和金融廣場那邊走。沒走幾步,整個人就像掉進了蒸籠裏,汗珠子先是細細地冒出來,接著就順著脊樑骨往下淌,衣服很快濕透了,黏在身上。
萬象城門口人不少,都是出來躲熱、買東西、找食兒吃的,多是年輕人。金融廣場上更熱鬧,好幾撥人正跳廣場舞,跟著音樂扭得起勁。還有自己帶音響的,找個角落就唱開了。一個光膀子老大爺閉著眼使勁唱,脖子上的汗珠子直往下掉。旁邊的活動中心,一群孩子爬上爬下玩健身器材,咯咯的笑聲像小鈴鐺似的,在夜裏蹦得老高,“當當”地撞在商場的大玻璃牆上又彈回來——再熱的天,也擋不住孩子們的笑聲。
熱風一陣陣吹著廣場上的人。我們在人堆裏穿行,好像也成了這熱氣騰騰大畫裏的一筆。天這麼熱,可這些人影兒,就像夏天的樹葉子一樣舒展著——有人的地方就有活氣兒,再熱的天,也擋不住人找樂子。
熱浪裹著全身,我們差點想掉頭回家,卻被遠處的歌聲留住了腳。我站在那兒看著這片被熱氣罩著的地方,燈光下人人臉上都閃著汗,可他們步子不慌,該唱唱,該跳跳——他們用聲音、用熱鬧,跟這悶熱的天和解了,在蒸籠裏也活得很自在。
回去的路上,小孫女汗津津的小手拉著我。抬頭看,遠處高樓上的霓虹燈,像星星一樣浮在熱乎乎的夜氣裏。這個燙人的晚上,被大夥兒的說笑聲泡軟了,變得沒那麼討厭了。原來人間的熱鬧氣兒,真能把酷熱蒸騰成一種溫乎勁兒,讓這普通晚上淌下的每一滴汗,都顯得是那麼安穩,那麼踏實。
這暑熱就是個大地蒸籠,可人就像那蒸籠縫裏冒出來的熱氣,帶著生活的原味兒。廣場上跳舞的身影,孩子們的笑鬧聲,就是熱浪裏長出來的藤蔓,硬是活出了精神頭兒。那笑聲撞在玻璃牆上彈回來,聽著就像蒸籠底下咕嘟咕嘟的沸水聲——原來人間的熱鬧,能讓這酷暑也變得有點溫柔。
夜市吵吵嚷嚷,人們流著汗,笑著,鬧著,在這滾燙的夏夜,用最實在的法子寫著:這樣活著,挺好。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