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心蕩漾/崔漢朝

崔漢朝
翻開一本書,我感覺像乘坐一艘小船,在海洋上蕩漾,漂流遠方。又感覺騎著沙漠駱駝,經歷著長途的奇妙旅行。每一書頁上跳動的文字,包括心情文字,總能在我心情低落時,感受到一絲溫暖的光芒。每當我遇到困難眼前一片迷茫的時候,我在書中裏尋找生活的答案,尋求人生的真諦。那些書中精彩的篇章,時刻叩擊著我的靈魂,感動著我的思想,猶如一束亮光,照亮我人生前行的道路。
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小時候讀《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從這故事裏,我感悟生活的一切,讓我明白人不能有懶惰和貪得無厭的思想,勤勞才能獲得生活的幸福。《賣火柴的小女孩》讓我的幼小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賣火柴的小女孩,有著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卻在雪花飄落的寒夜裏被凍死。《白雪公主》的故事,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七個小矮人對白雪公主的幫助,讓我感受到了真摯的友誼。這些佈局謀篇簡單而又生動的童話故事,如同一顆顆埋藏於地下的種子,播撒在我童年幼小的心田裏生根發芽,成為我生命中的精神食糧。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閱讀更多種類的書籍。走進新華書店,我甚至一整天都泡在書店的一個角落裏,有滋有味地閱讀經典。閱讀《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書籍,我被書中的故事情節緊緊吸引著,與書中人物共悲歡、共離合、共流淌成河的眼淚,仿佛我就是書中的人物。
讀書就像是在品味不同的人生,體驗不同的人生情感、生活樂趣。讀一首詩歌,可以感受到詩人那細膩的情感與獨特的心境。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的豪邁與曠達,感受到詩人胸懷壯志的遠大理想,一往無前;閱讀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的心憂天下的博大胸懷。一本英國作家夏洛克·勃朗特的小說 《簡·愛》,書中描寫簡·愛寄人籬下,經歷饑餓、寒冷與疾病的考驗,但她不向命運低頭,堅持追求平等與自由的愛情,令人無比感動;高爾基在《母親》中一段場景的描寫:“窗外,秋天沉重的灰色雪片閃閃飛舞。雪片軟綿綿地落在窗玻璃上,無聲無息地滑落下去,然後在地面上化了,留下一個濕印。她想起了兒子……”,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一個母親對兒子的厚重的愛。
或許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忙忙碌碌,沒有閑時間購書閱讀,然而電子設備的普及讓我們的閱讀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雖然電子書的便捷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閱讀,但紙質書那獨特的質感與墨香,依然有著迷人的魅力,閃耀油墨的光輝。當我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任窗風撩撥發絲,翻開一本紙質書,手指輕觸書頁,心靈與文字親密碰撞,那一種感覺仿佛擦起了愛情的火花,感受甜蜜和擁有詩意般的生活情趣。無論紙質書或電子書,都會讓我們的書心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在寧靜中自由徜徉,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意。
書心蕩漾,繁忙的工作中,我們徜徉書籍的海洋裏,不必“苦作舟”;爬書山,不必“勤為徑”。悠然自得漫步書林,我們的心靈在每一次閱讀中經歷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淨化。從汪洋的書海裏,求得珍珠河蚌。蘇秦頭懸樑而獲得六國國印;孫康映雪夜讀,功成名就,當上禦史大夫;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完成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貝多芬失聰後,扼住了生命的咽喉,叩響《命運的交響曲》。書像一塊廣袤的肥田沃野,我們不斷從中吸取有益的養分,滋補還處於昏聵的腦神經。
書心蕩漾,通過閱讀收穫知識、情感與智慧,充實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