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華僑,抗日英烈林謀盛《與妻書》/戴高山

戴高山
1944年夏天,華都牙惹監獄。一位被日軍關著的抗日戰士,正想起他寫給妻子的信。
這位化名陳春林、奉命到新加坡籌集抗日資金,不幸被捕的愛國華僑、抗日戰士,名叫林謀盛,祖籍福建南安,父親是著名僑領林路。因他排行十一,人稱林十一。
林謀盛出生於1909年,幼年時就讀廈門鼓浪嶼英華書院。16歲時,他南渡新加坡,進入萊佛士學院學習。畢業後,他轉入香港一所大學,攻讀商科。兩年後,因其父林路病逝,林謀盛回到新加坡繼承父親的產業,帶領企業走出經濟困境,併發揚光大。
不曾想,此後抗日戰爭爆發了。林謀盛身在海外,心系祖國。他以抗日救國為已任,聯絡當地的愛國志士,領導人民抵制日貨,籌集資金,組織發動了龍運鐵礦罷工,給日軍在當地的經濟造成重大損失。1941年12月,日軍南侵,新加坡危機,林謀盛出任新加坡華僑抗敵動員總會執委兼勞工服務團主任,組織數萬勞工支援當地政府抗日作戰。
沒過多久,日軍佔領新加坡。他的家被抄,家屬8人被捕。林謀盛奉命疏散回重慶後,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咨議及福建省臨時參議員。之後,他被派往印度,參加組織“中國留印度海員臨時工作隊”,任組訓委員兼總務組長。隨後,中英兩國政府商定,由中國選派優秀青年百人參加“136部隊”,與英方配合登陸星馬,開展敵後抗日活動。
1943年05月,首批“136部隊”在吡叻天定州昔加裏山登陸成功,11月,“136部隊”人員潛入敵後,開展活動。1944年,由於遊擊隊伍不斷擴大,經費困難,林謀盛化名陳春林,奉命到新加坡籌集資金,不幸於05月27日被日軍逮捕,拘禁在華都牙惹監獄。
不管日軍如何嚴刑拷打,林謀盛始終堅貞不屈。6月29日,他被日寇殺害,年僅35歲。
筆者於去年9月,和朋友參觀了林路厝,有幸瞭解到林謀盛的抗日英雄故事。
那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雕樑畫棟,金縷銀妝,已是往日繁華了。讓我們真心感動的,是石埕上那副林謀盛烈士的宣傳圖片。上面除了他的生平簡歷,最讓我們為之觸動的,是林謀盛烈士在犧牲前,寫給愛妻顏珠娘的《與妻書》:
“當我在哪個難忘的二月早晨離開你的時候,原以為這只是短暫的別離。我本計畫在蘇門答臘某處找個棲身之處,等候安全時日再回來,我沒想到,這一別竟成為永訣……
“我明知道這是一項危險任務,但一旦接受就必須勇往直前。我的責任與自尊決不允許我卻步。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民,為他們的祖國犧牲,如果中國要屹立於世界之林,她的人民必須作出犧牲。
“自1937年以來,我試圖以個人綿力,為抗戰事業作出貢獻,這項任務正好可以繼續我的報國志願……然而,我唯一顧慮的是對你對子女們的責任,我把這責任全部託付予你,是一件痛苦的事。
“我希望你把子女撫養成人,我相信你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好,如果上蒼有靈,一定會庇佑你們的。我豈能懷疑沒有神靈的存在?
“望汝勿為餘悲,且當以餘之為國犧牲而引以為榮,為撫養兒輩成長。當告兒輩以餘之所遇,知道彼等善繼餘志,勿墮家聲。最切要者,兒輩學業應中英並重。”
這是一位從商界青年領袖,到抗日民族英雄的絕筆信。他視死如歸的精神,令人敬仰。
當年,他在前往新加坡的途中,抽空給妻子寫了這封書信,表達他視死如歸的戰鬥意志。對祖國,對家庭;對妻子,對兒女的摯愛和對未來必勝的決心。他想到了“永訣”,提到了“危險任務”卻“必須勇往直前”。想到了“如果中國要屹立於世界之林,她的人民必須作出犧牲”。最後,他想到他未盡的責任,顧慮家和妻子兒女,以及對兒女的教育。
短短數百字,讓我們深切體悟——一切繁榮富強、和平幸福都是先烈鮮血換來的。
當年,林謀盛犧牲時,距日本帝國主義完全失敗,就一年多的時間。遺憾的是,他預估到了勝利,卻沒能看到日本強盜的覆滅,沒能為勝利而歡欣鼓舞。然而,他的精神,是華夏民族共同的意志,是華人華僑的典範,是南安人民的驕傲,是林氏家族的榮光。
1946年1月13日,新加坡政府舉行公祭活動,中方派代表參加並追認林謀盛為陸軍少將和烈士。1956年,為紀念林謀盛烈士的不朽與英勇,新加坡政府將惠特裏路一條支路,命名為“謀盛道”,將他的事蹟編入國民教育教材,啟迪後人。2015年8月24日,林謀盛被列入民政部公佈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愛國華僑、抗日英雄、南安人民的驕傲、民族英雄林謀盛,永垂不朽!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