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再增添一處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四川綿陽大熊貓保護基地投入試運行

【記者 蔡叔涓/綜合 報導】以後到四川看大熊貓可以不用只是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那裡人擠人還要大排長龍,看大熊貓只看到人頭和看個寂寞。現在,在四川第一大城市綿陽市也有一處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11月4日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和都江堰基地的13只大熊貓,正式入住綿陽基地。
大陸各界都十分關注這件熊貓界的大事,喜氣洋洋的宣佈是「大熊貓增添一處新家」,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綿陽基地歷時三年建設後正式投入試運行,待大熊貓度過適應期後,綿陽基地將擇機對公眾開放。

▲四川綿陽的平武、臥龍山區有大陸最多的野生大熊貓。
搬家這一天,為保障大熊貓順利搬遷,工作人員提前制定了周密的運輸與防疫方案,綿陽基地的場館設施調試、環境優化、食物儲備及人員培訓也十分完備。 綿陽基地負責人表示,基地建設有50餘套環境優美,滿足大熊貓飼養要求,也幫助大熊貓們順利平穩度過適應期。往後大熊貓飼養和獸醫工作人員,將通過日常飼養、行為觀察和24小時監控等,密切關注大熊貓健康狀況和適應情況。
據瞭解,新建成的綿陽基地位於綿陽科技城新區鼓樓山生態公園,占地面積約120公頃,建有54套大熊貓圈舍,集飼養繁育、疾病救治、自然教育等功能于一體,未來將作為大熊貓國家公園北部片區的重要綜合性保護基地。五大基地協作 共同織就大熊貓保護網
算上新建成的綿陽基地,目前,位元於四川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一共擁有五大基地,其他四個分別是臥龍神樹坪基地、臥龍核桃坪基地、都江堰基地和雅安碧峰峽基地,這些基地各有側重,協同發力,從繁育、野化到國際交流,對大熊貓全方位地守護。
位元於四川臥龍的神樹坪基地,被譽為大熊貓的「繁育樂園」,主要是承擔著大熊貓飼養和繁育的核心任務,是一片充滿生機的成長天地,許多大熊貓幼崽在這裏蹣跚學步、學習攀爬。

▲熊貓中心綿陽基地大熊貓室內場館。
與神樹坪相鄰的核桃坪基地,則更像一所野外生存預備學校,這裏的環境最大限度地類比了野生狀態,科研人員通過母熊貓帶小熊貓的野化培訓模式,讓大熊貓媽媽在自然環境中教會幼崽識別同伴、躲避天敵、尋找水源和食物。這項充滿挑戰的工作,是連接圈養大熊貓與野外世界的關鍵橋樑。
都江堰大熊貓暨第則有「大熊貓康養中心」和「120急救站」,專門接收在野外受傷、生病或年事已高的大熊貓。在這裏,大熊貓能得到頂尖的醫療救護和最精心的調理,得以頤養天年。
四川雅安碧峰峽基地始以期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為80多隻大熊貓提供了近乎原生的家園;它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科研基地,更是一個向世界展示中國大熊貓保護成果的視窗,如今再新增添上綿陽基地,五大基地功能互補,織就一張最最完善的大熊貓保護網。
據介紹,綿陽基地將圍繞支撐、保障、服務大熊貓國家公園岷山片區的定位要求,努力建成大熊貓國家公園北部片區保障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宣教地、大熊貓保護科學技術創新地。同時,綿陽基地將充分發揮綿陽市科技和區位優勢,優化大熊貓保護研究佈局,積極推動和助力大熊貓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照片記者蔡叔涓翻攝)
- 記者:台灣好報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