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將洽談太空港合作 陳冠廷肯定台灣角色

休士頓的艾靈頓機場(Ellington Airport)是美國第10個商業太空港(Spaceport)。(圖/翻攝Houston Airport System)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在台協會(AIT)昨日表示,正與台灣洽談「太空港合作」可行性,未來如果以亞軌道飛行技術,台灣飛至德州休士頓有望從13小時縮短至2.5小時。對此,民進黨立委陳冠廷今(22)日表示,太空港打通洲際航道,台灣有信心成為負責任太空行動者。
立院外交與國防委員會委員陳冠廷表示,台灣發展低軌衛星不只是科技工程,而是攸關國家安全與國際責任的戰略投資。在全球新一輪太空競逐下,台灣有信心也有能力成為開放、透明、負責的太空參與者。我國目前正同時推動通訊衛星與光學遙測衛星兩類系統,分工明確,各有任務。通訊部分,台灣首顆B5G低軌通訊衛星預計於2027年發射,在此之前我國也將搭配OneWeb等國際系統,維持災防與戰備階段的通訊穩定性。
陳冠廷表示,「戰時不只飛彈與無人機,通訊不中斷、情報不中斷、災情掌握即時,才是整體國土防衛的基礎」,低軌通訊衛星可以在陸地光纖受損、基地台被破壞的情況下,讓中央政府與前線單位保持聯繫;結合分散式地面接收站,也能有效應對干擾與封鎖挑戰。 另一方面,遙測系統也扮演重要角色。福衛八號將於今年發射升空,未來至2031年將完成8顆衛星組成的星群,搭配之後的福衛九號,可望執行全天候、全地形的光學與雷達遙測任務,協助掌握敵情變化、國土災損、關鍵設施異動等資訊。
陳冠廷指出:「我們不能只依賴盟國衛星情報,台灣也要有看見自己戰場的能力,這是國防主動權的基本門檻。」 除了戰備功能外,他也強調太空戰略的國際意涵。他認為,台灣正可透過台灣關係法架構,參與如《阿提米絲協定》(Artemis Accords)等國際架構對話,發揮民主治理、資料透明、商業創新等優勢。舉例而言,美國在台協會揭示的「太空港合作構想」已顯示台美合作已有共同前瞻視野。
陳冠廷強調,「太空港不只是科技夢想,也可能成為災防、國防、科技與經濟整合的戰略節點。台灣若能成為印太太空運輸的關鍵站點,不僅提升科技實力,更強化印太區域的連結與安全網絡。」 太空在國際法層次並不具排他性的管領權,地球上既有的國家主權與領土劃分,其伸張無法自然延伸至太空軌道與外太空資源。正因如此,台灣作為民主政體,更有空間主張參與國際太空秩序的制定與實踐。
陳冠廷表示,發展低軌衛星與探索太空港合作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建立台灣在戰時與和平時期的國家自主韌性,並在全球太空秩序中爭取應有的參與與位置。
相關新聞
驚!網傳「漢光演習國軍墜樓」消息遭封鎖 事實查核中心回應了
海龍蛙兵撤金馬前線?強化美軍特戰協訓 主力移防澎湖牛心灣
新竹選前黃金週大拚場!藍白反罷晚會熱 柯建銘挺罷免反應冷清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