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再生水廠 目標2027年破10萬噸

台積公司南科晶圓十八廠(圖/台積電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南科18廠,不只是最先進3奈米製程所在逆,更是孕育「積蜜」的句點,也是最大的先進半導體基地。除了技術與產能領先,台積電更率先建第一座民營工業再生水廠,預估兩年後,每天可以供應10萬噸的再生水,實現節水、減排並與地方共生的願景。
台積電南科18廠占地160公頃,長1.7公里、寬1.4公里,基地高度比路面高出11公尺,海拔18公尺,為填補落差從日本知名地標「大阪城」發想,建設雕石牆面,因而有「台積大阪城」」之稱。廠區規劃完整,包括大宗氣體供應系統、廠務中心與晶圓廠本體,單就晶圓廠面積就相當於9座足球場。
18廠負責5奈米、4奈米製程,以及3奈米製程,目前員工人數約1.1萬人,占整個南科台積電人力的一半。台積電斥資1.8兆元打造18廠,分為8期,是台積電最大的先進半導體基地。廠內自2022年起引入自駕車,雖依法在考量安全下仍有駕駛隨行,但在廠內移動已經是自動駕駛,可以提供員工18廠內移動並串聯至14廠。
18廠不只是科技重視,也重視生態平衡,除種植大量綠色植栽外,還飼養蜜蜂,台積電介紹,因為是在台積電生產生的蜂蜜,因此命名為「積蜜」。另外,也設有雨水回收系統可用於植栽灌溉,園區內以台灣欒樹數量最多。
除了18廠,台積電南科其他據點各有特色:14廠主攻20奈米製程,園區內設有幼兒園與健身房,甚至飼養兔子與烏龜,營造友善的工作環境;六廠則是台積電在南科的起點,設有8吋晶圓廠,面積約六座足球場大,也是員工訓練的重要基地。
為避免與民爭水並兼顧永續發展,台積電於南科設立全球首座民營工業再生水廠。因台灣可利用水資源僅兩成,台積電自2015年著手規劃再生水廠,並於2024年宣布減少天然水使用。雖隨著先進製程如3奈米、5奈米導入理應增加用水量,實際卻因再生水使用而維持穩定,達成「不與民爭水」目標,同時減少污水外排。

台積電表示,晶片對水質要求極高,純水標準約等於「一顆方糖溶於1000座奧運泳池」。目前再生水廠每天可供應6.7萬噸再生水,預計2027年達10萬噸;同時再生水廠也帶動地方公共污水下水道年增率從1%提升至1.5%,並降低河川污染指數。

然而,再生水中金屬含量仍高,因此並不適合作為農業灌溉用途,而是優先供應廠區用水需求。起出測試時從次級用水,如馬桶沖水開始,後來逐步擴展到投入晶圓生產。台積電水回收率已達65%,並持續推動「三低再生水」低能耗、低化學品、低廢棄物,創造產業正向影響。

相關新聞
輝達入股英特爾台積電訂單「直落」慘了?分析師:短長期都不可能
輝達為Intel注資50億美元 學者:台積電短期訂單難被撼動
輝達宣布入股英特爾!台積電會受影響嗎?郭明錤:總體風險可控制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