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爆「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

北市衛生局公布,今年北市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圖/北市衛生局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北市衛生局今(2)日公布,今年北市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為居住士林區80多歲男性,9月底出現發燒症狀,就醫後經通報及採檢,10月1日研判為確定病例,個案於潛伏期無出國,同住者2人均無登革熱症狀,感染源尚待釐清。
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科長張惠美提到,登革熱潛伏期3至14天,但個案是在哪裡感染,仍需追蹤基因定序的結果,才有辦法比對。
張惠美指出,因為目前國內的傳播鏈,包括高雄偵測期結束,桃園則有傳播鏈、宜蘭也有本土病例。不過,因為3縣市的個案病毒型別不一樣,會再追蹤檢驗結果。
張惠美說,目前社區沒有看到明顯感染源,但社區配合孳生源的清除是非常重要的。而現在所知道的是病毒型為第二型。
北市士林區公所10月2日上午整合轄區機關、健康服務中心、學校、里辦公處及環保志工隊召開區級應變工作小組會議,啟動跨域防治作為,並發動社區清潔日,進行社區病媒蚊密度調查、孳生源清除、環境噴消及衛教宣導與健康監測等防治工作。
北市衛生局說,114年截至10月1日,台北市累計32例登革熱確定病例,其中1例本土病例,31例境外移入病例,境外移入感染地以印尼、泰國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主,顯示東南亞國家疫情仍嚴峻。
北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國內桃園市及宜蘭縣均有本土登革熱疫情,由於登革熱有3至14天潛伏期,典型的登革熱症狀會有突發性的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民眾若出現上述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前往有配置登革熱NS1抗原快速診斷試劑之醫療院所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確保自身健康。
北市衛生局說明,接獲疑似登革熱病例通報後即進行疫情調查、執行戶內外孳生源清除及環境噴藥,請市民務必配合疫情防治工作,將環境巡視及清除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等環境整頓工作視為日常生活一環,落實「巡、倒、清、刷」,定期「巡」視居家內外有無積水容器、「倒」空積水容器、「清」除不必要之容器及「刷」洗容器清除蟲卵,以清除病媒蚊孳生源,保護自己和家人及其他社區民眾的健康,避免登革熱於社區蔓延。
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進行登山、踏青等戶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做好防蚊措施,以減少蚊蟲叮咬風險。
相關新聞
鏟子超人遭疑「恐把病菌帶出花蓮」?疾管署回應
流感疫苗開打首日紀錄「創5年新高」!公衛專家喊話:拚施打率70%
記憶退化、走路慢「以為巴金森氏症」!醫揭1病:容易被混淆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