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推動部落健康轉型 原鄉健康從一杯茶開始
佛教慈濟基金會自100年展開「原鄉以茶代酒健康促進方案」至今「以茶代酒」每季舉辦茶會,關懷部落健康交流未中斷,推動足跡更早已走遍花東偏鄉地區,並在原鄉帶動一股節制飲酒的氛圍。
今在秀林鄉代表楊美寶師姐牽引下,蒞臨本所健康宣導講座,鼓勵成立「茶友會」凝聚部落鄉親健康聯盟,王鄉長玫瑰親自全程接待,並允諾即刻成立茶友會外,表達部落族人反映戒酒喝茶後,身體好轉,肯定濟基金會是部落健康重要推手外,更感謝秀林鄉代表會駱燕玲主席、楊美寶代表、田廣增村長、潘美蓮秘書、課室主管及公所夥伴踴躍共同參與。
王鄉長玫瑰表示,為了讓部落族人擁有更健康身體,營造和樂的幸福秀林,從加強對酒的健康意識及達到防微杜漸的效果,我相信只要人人從源頭了解,理解喝酒常會無形中造成酒癮,失去一生的健康與幸福,從意識認知能以茶代酒,挽回許多因酒癮造成瀕臨瓦解的家庭。
慈善志業發展處呂芳川主任表示酗酒有四害:「失去健康」,喝酒過量,產生許多健康問題,無法工作,更成為家庭負擔;「經濟薄弱」,經常酒醉,導致無法有穩定的工作與收入;「酒駕意外」,養成喝酒的習慣,常常無法避免酒駕,造成家庭悲劇;「家暴增加」,喝酒過量常使人失去理智,造成家暴問題。
呂芳川主任更表示慈濟用十年的時間深入部落,以健康出發,結合耆老勸導村民戰勝酒癮。慈濟基金會不厭其煩的,進入原鄉宣導酒精毒害,目的是希望鄉親要有正確觀念,要保持健康身體重要,就不再受疾病侵害及意外等不幸。
駱燕玲主席表示,在秀林鄉中不乏才華洋溢的工作者,但也因酗酒問題,失去社會穩定的工作,「以茶代酒」部落衛教宣導,透過教育扎根,除擁有健康人生的觀念,並鼓勵部落族人們透過觀念擴散,進而影響家人、親友的生活習慣;茶友會,讓部落居民有了戒酒的動力,面對生活的態度都有了改變。
楊美寶代表表示,佳民村是慈濟在秀林原鄉推動的第一站,啟動部落鄉親,重視「酒」對身體健康的危害。「茶友會」在佳民成立後,促進原鄉成為永續健康的部落社區為宗旨,成為原鄉一股永續戒酒力量。茶友會七項簡單公約,在部落鄉親力行下,身體漸漸好轉,在社會工作亦能發揮所長,靠自己能力過生活,也讓社會企業願意進用鄉親,成為社會中堅發揮個人才華。
玫瑰鄉長更強調酗酒會讓人失去健康,導致酒駕意外、家暴增加、經濟薄弱等問題產生。「以茶代酒」是一種恆常的關懷與陪伴,也包含無私的同理與尊重。深化「以茶代酒」觀念落實在部落,從祭典文化的角度同理尊重,再以醫學佐證、建構觀念,讓善與愛的種子留在原鄉、促進健康。一杯溫暖的茶,可以維繫家庭情感,也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互動,營造溫馨和樂的健康人生。
撰文、攝影/花蓮縣秀林鄉公所
- 記者:TCnews慈善新聞網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