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者》紀錄片在花蓮靜思堂公播 深獲觀眾感動與共鳴


《造山者》紀錄片在花蓮靜思堂公播 深獲觀眾感動與共鳴


「對的事,即使阻礙重重,但只要我們堅定理念、義無反顧的往前走、堅持敢於突破的信念,我們就能成為成就人生達標的造山者」-花蓮陳老師於2025年10月25日觀看在花蓮靜思堂公播的《造山者-世紀的賭注》紀錄片觀看後感想。



《造山者》紀錄片在花蓮靜思堂公播 深獲觀眾感動與共鳴


由國內知名導演蕭菊貞歷時五年細膩打磨出首部刻劃台灣半導體發展史的紀錄片電影-《造山者-世紀的賭注》於10月25日在花蓮靜思堂包場公播,包括曾任聯電執行長的、慈濟慈善執行長顏博文、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等慈濟醫護及教育志業體教授、同仁等四大志業及花蓮地區民眾透過這段跨越半世紀的紀錄片電影,見證了台灣半導體發展重要的發展史,更對紀錄片內容情節,深受感觸與感動。



《造山者》紀錄片在花蓮靜思堂公播 深獲觀眾感動與共鳴


《造山者-世紀的賭注》的宣傳發行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指出,由蕭菊貞導演的紀錄片電影-《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影片訪問超過80位見證半導體發展的關鍵人物,從當年的第一批工程師、女作業員、相關政策與科技界前輩,再到今日面臨抉擇的年輕工程師,深度呈現了台灣半導體產業如何從無到有,再蛻變成為全球科技發展的重要推手,這段跨越半世紀的紀錄片電影,見證了台灣重要的一頁近代史。


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資料說明,導演蕭菊貞在2019年參加科技界前輩胡定華的追思會,深受與會者分享的台灣半導體故事觸動。他們肩負國家使命,遠赴海外取回半導體製造的技術火種,那份革命情感與奮鬥精神,不僅開創了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契機,也見證了台灣的島嶼命運與生存挑戰。「這段歷史不能忘記!」成為導演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初衷。台灣雖僅占全球陸地面積不到萬分之二,卻掌握著AI與先進製程晶片的關鍵技術,成為地緣政治的兵家必爭之地。台積電生產的晶片不僅牽動全球戰略與商業競爭,也讓台灣在國際局勢中扮演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


《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在全台票房已突破 3,300萬,榮登台灣紀錄片影史 票房前五名!隨著院線旅程進入新的階段,該片於2025年10月20日起開放國內與海外各國單場公開播映申請。



《造山者》紀錄片在花蓮靜思堂公播 深獲觀眾感動與共鳴


曾任聯電執行長的現任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特別推崇該片所呈現的台灣精神,因此特別由執行長辦公室王運敬主任安排於10月25日在花蓮靜思堂進行功包場的公播,除接受慈濟四大志業同仁及志工觀賞外,亦對外開放民眾能進場觀看。



《造山者》紀錄片在花蓮靜思堂公播 深獲觀眾感動與共鳴


顏博文執行長在觀看《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後提及,他在觀看此片時,心情非常複雜,因為他本身就是半導體界出身,當然我們的半導體產業是我們臺灣的驕傲,但是又很悲壯,他對於當時許多台積電的主管當時的堅持及所做的決定,即使他當時在擔任聯電執行長,顏博文當時也向聯電主管說,台積電的決定是對的。


在片長1小時46分的播映時間,現場觀眾不僅認真觀看,更可看到許多觀眾對於片中內容頗多感觸而頻頻拭淚。



《造山者》紀錄片在花蓮靜思堂公播 深獲觀眾感動與共鳴


一位曾於九月底前往光復投入鏟子超人行列的年輕志工在觀看《造山者-世紀的賭注》紀錄片後提及,看了《造山者-世紀的賭注》紀錄片,讓他感觸很多,諸如此次在光復,他見證到有願就有力,看到超多鏟子超人決心要讓光復災後復原的投入,那種數以萬計的志工投入光復災後復原的投入,從滿地甚至高達兩層樓的污泥都能在鏟子超人眾志成城的努力下,讓光復在災後三週內就能恢復正常生活,台灣的志工精神經慈濟等團體努力下,到今年光復災後復原大量民眾主動投入志工行列的全民運動,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志工精神,這也是另類的「造山者精神」呈現。


(撰文/慈善新聞網東部新聞中心,攝影/陳灝麟)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