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郵政推廣未來郵件 思考跨業合作新方向

中華郵政開辦未來郵件服務將滿13年,民眾能在結婚、生子、畢業等階段寄信給未來自己或親友。中華郵政說,除將持續推廣,跨業合作也是思考方向,另研究是否將這類郵件集中放。

中華郵政表示,未來郵件自民國101年11月15日開辦以來,以「時空膠囊」概念,陪伴民眾將對未來的期許、祝福與回憶妥善收藏,並在指定時間送達收件人手中,而全國指定收寄郵局共54處,指定交寄期限最短15日,最長不逾30年。

中華郵政當初規劃未來郵件指定收寄郵局也有特別考量,郵務處副處長王世文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主要考量人口稠密、鄰近大學。他提到,剛升上大學或即將畢業的學生將面臨人生重要階段,或許可透過未來郵件寫下對自身的期許,並在數年後驗證。

根據中華郵政統計,截至10月17日止,至今已收寄1.8萬多件未來郵件,目前還有約1900多件存放中。王世文坦言,在資訊化時代,民眾追求「快」文化,反而少了一些感性元素,也讓未來郵件推行時遇到一些阻力。

王世文表示,既有持續在校園推廣方向將維持不變,並期盼能多與學生交流,「我們在很多學校有設郵局,希望讓他們多了解這個業務,能不能創造營收是另外一回事,更希望能打進學生的心。」

除了鎖定學生族群,王世文透露,也會朝其他面向推廣未來郵件,像是夫妻在結婚時可以寫下對未來生涯的規劃,或在醫院迎接新生命時,也可以將這份喜悅延續至20年後,讓小孩未來可以回味父母當時的感動。

王世文表示,病患也可以將內心想法,透過未來郵件傳達給親人。

至於未來是否會考慮像是與婚宴業者、醫院跨業合作,王世文表示,將是思考方向,但目前還沒有完整規劃。

另外,現行未來郵件收寄後,後續由23間保管與寄送郵局收存,通常系統會在民眾指定寄件日期的7天前發送提醒通知。

王世文表示,正在評估是否將未來郵件集中存放,但因目前執行上已非常穩定,待後續有完整規劃後,會再與各郵局溝通,蒐集相關意見,不過首要考量是不能影響寄送未來郵件民眾的權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