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新視界:亞利桑那州祕境-哈瓦蘇瀑布

紐約時報新視界
The New York Times
All Texts and Photos Provid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Syndicate Used with Permission
講義開闢「紐約時報新視界」這個專輯,收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近日特別精彩且具啟發性的篇章,分為時事、新知、科技、教育、人物、藝術、旅遊等單元,相信使我們對整個世界的趨勢,有更完整更清晰的了解。
此外,紐約時報有不少充滿人性關懷的文章,令人讀後熱淚盈眶,這是特別要跟讀者分享的。

位於印第安部落的瀑布之旅

看過哈瓦蘇瀑布下方碧藍如洗的水潭照片,你絕對久久無法忘懷它的魅力。打從知道哈瓦蘇瀑布存在的那一刻起,那個地方就呼喚著我。
一年之後,我做好了周全的旅行計畫,與丈夫帶著一對兒女,從紐約市飛到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再轉車經由小鎮賽利格曼,終於抵達了大峽谷國家公園的華萊派山頂。谷底就是蘇派村。
蘇派村是美國今日最小的印第安部落,住著哈瓦蘇派人,人口只有數百人。由於沒有對外公路,送信依然仰賴騾子,遊客只能步行、騎乘騾子或直升機進入村子。
根據統計,一年只有兩萬人次拜訪蘇派村,欣賞村子附近的瀑布群。雖然來到這樣的僻境,我跟丈夫、十八歲女兒都覺得非常自在。在這片哈瓦蘇派部落印第安保留地上,只有一處小吃部,提供往返營地的遊客飲食。
哈瓦蘇派部落自稱「Havsuw ‘Baaj」,意為「住在藍綠色溪水邊的人」。哈瓦蘇溪行經大峽谷東側,在注入科羅拉多河之前,在哈瓦蘇峽谷一帶構成數個瀑布,其中以哈瓦蘇瀑布氣勢最為磅礡,其底部的水潭富含碳酸鈣,因此呈現迷人的青綠色。
我們在慕尼瀑布附近紮營。傍晚抵達營地,導遊丹諾夫為我們搭帳棚,我們圍著野餐桌吃燕麥餅乾。這一晚,女兒自認可以克服對黑暗的恐懼,決定睡在綁在兩棵樹之間的吊床,聽著底下潺潺水聲入眠。
隔天早晨,我們起了個大早,沿著一條兩側長滿仙人掌的小路,徒步前往哈瓦蘇瀑布。
哈瓦蘇瀑布美得叫人屏息。藍色瀑布一瀉至底,彷彿一面美麗的藍綢,谷底形成一汪深潭。沁涼的水沫如飛珠濺玉噴來,真是太舒服了─這是照片絕對無法捕捉到的暢快經驗。
走入淺灘,魚兒在腳邊游來游去。我們在這裏休息、吃午餐,享受這人間天堂般的絕景。
在營區的最後一天,我們頂著正午的大太陽,去了另外兩處瀑布,然後才回營地用午餐。
就在這個時候,丹諾夫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從六十一公尺高的慕尼瀑布頂爬到瀑布底。可惜,站在崖邊,我感到一陣暈眩,沒有勇氣往下爬。於是,我讓丈夫和女兒兩人去挑戰,自己帶著幼子回到營地。我坐在吊床上,望著瀑布飛流直下,慢慢地,慢慢地,進入了深沈的夢鄉。 (Raquel Cepeda/呂玉嬋節譯)
哈瓦蘇峽谷不屬於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而是由哈瓦蘇派部落管理。瀑布附近的營地可容納兩百人,除了營地費用之外,每個人還需繳交門票三十五美元(約新臺幣一千一百元),以及五美元(約新臺幣一百六十元)的環境保護費。
除了自行前往,也可參加旅行社所規畫的健行團,行程大多三到五日,有的團會安排騎騾往返山頂與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