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10問李立群

1952年出生,橫跨電視劇、電影、舞台劇、廣告等不同領域的全方位演員,演出經驗超過30年,曾榮獲金鐘獎最佳男主角,深刻細膩的演出方式,讓他有「台灣戲精」的封號。近年李立群多活躍於中國,從事電視劇、電影之拍攝,亦返台參與舞台劇演出。

你曾參與許多不同類型的戲劇演出,這一路走來,體會最深的是什麼?
我近年深刻地感覺到年紀大了,體力不如以往,尤其是電視劇的拍攝非常講求時間、效率的時候,演員拖著疲憊的身體、消耗的靈魂,以及長時間的睡眠不足,演技難免受到影響而顯得粗糙,這對於觀眾而言,未嘗不是一種損失。但短時間內也很難改變這種現象,無奈之餘,也有點不甘心。
我認為想要做好一件事,需要的不僅是充足的體力,還要有安定的內心。其實不僅是演員,各行各業也都是如此。

你最欣賞什麼樣的人?
「不怕失敗,懂得失敗」的人,最讓我欣賞。這種人不把失敗當成挫折,而把它視為成長必然的經歷,懂得從中吸收經驗,這麼一來,就算失敗,也可以失敗得很「漂亮」。

你日前參與果陀劇團《傻瓜村》的演出,此次演出是否擁有不同於以往的挑戰?
果陀劇團的《傻瓜村》改編自尼爾‧賽門(Neil Simon)的百老匯同名劇作,這齣戲雖然是經典,但實驗性頗高,所以在百老匯一直無法商業化,北美一些戲劇系的學生,往往必須花上一整個學期細細品味這齣劇作,才比較稱得上「讀過」,其劇本深度可見一斑。演員演出是挑戰,觀眾看戲也是挑戰,因為這些都不是那麼容易消化的。
我答應導演參與演出時還沒看到劇本,後來發現自己「輕敵」了。我認為排戲的時間略嫌不足,加上演出時我腰傷復發,覺得自己的演出不夠完美,真是對不起觀眾。
我兒子李元太在加拿大念戲劇,這次也返台參與了《傻瓜村》的演出。他很樂觀地接受「魔鬼訓練」,但我站在演員的觀點來看,覺得讓他演這個角色,實在有點殘忍,因為我在跟他一樣年紀的時候,也未必能演得好。
但這次演出也是一個很好的經驗,過程中我寫了許多反省的筆記,有機會將集結出版。我也希望下次能演一齣「沒有遺憾」的戲,藉此向觀眾道歉。

閒暇時,你從事什麼休閑活動?
我喜歡跟家人相處、跟朋友相聚,偶爾喝點小酒。但遺憾的是,因為工作繁忙,這小小的消遣一直很難如願。希望年紀再大一點時,能有多一點時間陪伴太太,這樣我就很滿足了。

你的人生態度是什麼?
我的人生態度就是「好好活著」,有什麼想追求的目標,就勇敢地去追求。我相信每一朵花,無論它是什麼模樣,都必然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只要大家能保持內心的寧靜,就能看出它的美。同樣的道理,如果對人生也懷著這樣的心態,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擦肩而過而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