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神秘面紗 幕後風華動人再現--瞬息與永恆—國家兩廳院劇場設計與技術展
瞬息與永恆—國家兩廳院劇場設計與技術展
2012/11/1~2013/1/1
台北 國家戲劇院一樓大廳、國家音樂廳地面層文化藝廊
INFO 02-33939888
「表演藝術是時間與空間的藝術,它只存在於當下,演出的瞬間是開始也是結束,但價值卻是永恆的。大家在看到舞台的絢麗時,可曾想過這些效果是怎麼出來的?」兩廳院藝術總監黃碧端感性地說,走過四分之一世紀的兩廳院,製作演出的風格與形式多元多樣,此次特別揭開幕後面紗,推出重量級展覽——「瞬息與永恆——國家兩廳院劇場設計與技術展」,這不但是國內首次針對舞台設計與技術的大型展覽,也是兩廳院歷年來演出技術成長軌跡的展現。
此次展覽由資深劇場設計王孟超策劃,展出內容為廿五年來兩廳院精選節目的舞台設計與技術執行,包含舞台、燈光、道具、服裝等,主要展場為國家戲劇院大廳及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王孟超說,以往兩廳院展覽大多以歷史文件的靜態介紹為主,但此次將以動態呈現設計的靈感發想與技術執行的過程及挑戰,讓觀眾了解設計工作者是如何隱身在幕後,填補創作與執行之間種種看似無法跨越的鴻溝,成就出一幕幕動人的表演。
戲劇院大廳主展區—瞬息與永恆
可以想像嗎?戲劇院大廳竟可以變身為表演舞台!王孟超表示,觀眾將在大廳裡,看見一座重新搭建出來的國家戲劇院鏡框舞台,以大面玻璃為投影牆面,放映經典場景的影像,搭配自動控制系統,以懸吊或推進式的舞台布景實景,虛實交錯、立體展現舞台設計精髓。
例如雲門舞集的《九歌》,首度與國際舞台設計泰斗李名覺合作,使用畫家林玉山的畫作《蓮池》製景,並將樂池轉化為荷花池,鋪陳滿台荷花的景象,營造出舞劇的恢宏氣勢。在展場中,《九歌》的經典畫面將會投影在玻璃牆面上,當每個畫面切換時,舞台上的實體設計模型與布景也會隨之變換,讓觀眾看見設計與劇場之間的巧妙連結。
「我們所選的都是具有舞台技術代表性的節目,而且是有歷史資料可呈現的。」王孟超說,此次主展區呈現的作品,還有無垢舞蹈劇場宛如道教祭儀的《醮》、屏風表演班李國修的半自傳作品《京戲啟示錄》、將二維空間的幾米繪本改編為舞台劇的《地下鐵》、表演工作坊打破鏡框劇場成為四面觀戲舞台的《如夢之夢》、優人神鼓展現極簡美學的《入夜山嵐》,以及兩廳院分別與國際導演盧卡斯.漢柏斯、羅伯.威爾森合作的《洛神賦》、《鄭和1433》,還有全球第一部以台語和英語雙語演唱的歌劇《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當時為了呈現淡水城鎮高低起伏的建築及中法戰爭的磅礡氣勢,六個巨大方形鏡框幾乎占滿舞台,雖是兩廳院有史以來最重的舞台裝置,卻展現了最輕巧多變的質感,也標記了台灣劇場設計概念與技術執行的成熟。
此外,大廳主展區兩側的迴旋樓梯,則布置成經典服裝專區,將廿五年來曾在國家兩廳院舞台上款擺的長裙、飛揚的衣袖和件件襯著舞台人生即景的劇裝一一陳列,希望能在有限的空間中,盡量呈現劇場的多樣性。
音樂廳文化藝廊多媒體展示區—幕後.風華
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的主展區分為兩個子展區——多媒體展示區及櫥窗展示區。多媒體展示區以影像呈現劇場的幕後工作與設計師們的創作歷程,有些是二○一一年布拉格國際劇場設計四年展所拍攝的設計師群像,有些是劇場工作者的訪談,有些是介紹劇場設計、技術部門的專題影片,內容涵蓋「舞台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設計」、「偶的設計製作」、「兩廳院劇場空間」等主題。試圖展現不同形式演出的幕後觀,也讓觀眾一睹劇場設計師們的歷練過程。
王孟超認為,兩廳院廿五年來製作了相當多精采的作品,但這些創意別具的劇場設計與技術執行過程,在演出結束後便隨著舞台的拆解而消失,雖然留下了演出的影音記錄,但針對製作及設計、技術部門進行工作記錄的拍攝計畫,卻是近幾年才開始,這一轉變,對於台灣劇場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藉由此次展覽,兩廳院大型自製節目的概念發想與執行過程,都透過影像的記錄而有了更明晰的傳達。
音樂廳文化藝廊櫥窗展示區—創作.風景
音樂廳第二展區是緊鄰於多媒體區的櫥窗區,以靜態方式介紹「舞台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設計」與「舞台監督」四個不同領域。在七十公分深的櫥窗裡呈現王孟超、張贊桃、林璟如、郭遠仙四位設計師的工作場域並不容易,王孟超笑道,有的在劇場,有的在工作室,有的在工廠,他只能發揮「舞台設計」的技巧,以線圖描繪背景和空間的方式,加上實品,呈現虛實相間的效果。
櫥窗裡有設計師的工作桌、設計稿及工具、半成品等,一切就像是設計師們暫時離開,只為讓觀眾偷偷探訪他們的工作環境一般。觀眾可以慢慢觀察展品的細節,瀏覽設計師在手稿上留下的思維印記,甚至比對成品與設計稿的差異與演進歷程,靜靜沉澱出設計師心中的設計風景。
(全文詳見《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38期)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33939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854013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3.網路訂閱:兩廳院售票系統、博客來網路書店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兩廳院禮品店(音樂廳地面層)
5.電子雜誌:UDN數位閱讀網、遠通KOOBE、摩客資訊
讀者服務
專線(02)3393-9874 傳真 (02)3393-9879
請於周一至周五9:30-18:30來電
2012/11/1~2013/1/1
台北 國家戲劇院一樓大廳、國家音樂廳地面層文化藝廊
INFO 02-33939888
「表演藝術是時間與空間的藝術,它只存在於當下,演出的瞬間是開始也是結束,但價值卻是永恆的。大家在看到舞台的絢麗時,可曾想過這些效果是怎麼出來的?」兩廳院藝術總監黃碧端感性地說,走過四分之一世紀的兩廳院,製作演出的風格與形式多元多樣,此次特別揭開幕後面紗,推出重量級展覽——「瞬息與永恆——國家兩廳院劇場設計與技術展」,這不但是國內首次針對舞台設計與技術的大型展覽,也是兩廳院歷年來演出技術成長軌跡的展現。
此次展覽由資深劇場設計王孟超策劃,展出內容為廿五年來兩廳院精選節目的舞台設計與技術執行,包含舞台、燈光、道具、服裝等,主要展場為國家戲劇院大廳及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王孟超說,以往兩廳院展覽大多以歷史文件的靜態介紹為主,但此次將以動態呈現設計的靈感發想與技術執行的過程及挑戰,讓觀眾了解設計工作者是如何隱身在幕後,填補創作與執行之間種種看似無法跨越的鴻溝,成就出一幕幕動人的表演。
戲劇院大廳主展區—瞬息與永恆
可以想像嗎?戲劇院大廳竟可以變身為表演舞台!王孟超表示,觀眾將在大廳裡,看見一座重新搭建出來的國家戲劇院鏡框舞台,以大面玻璃為投影牆面,放映經典場景的影像,搭配自動控制系統,以懸吊或推進式的舞台布景實景,虛實交錯、立體展現舞台設計精髓。
例如雲門舞集的《九歌》,首度與國際舞台設計泰斗李名覺合作,使用畫家林玉山的畫作《蓮池》製景,並將樂池轉化為荷花池,鋪陳滿台荷花的景象,營造出舞劇的恢宏氣勢。在展場中,《九歌》的經典畫面將會投影在玻璃牆面上,當每個畫面切換時,舞台上的實體設計模型與布景也會隨之變換,讓觀眾看見設計與劇場之間的巧妙連結。
「我們所選的都是具有舞台技術代表性的節目,而且是有歷史資料可呈現的。」王孟超說,此次主展區呈現的作品,還有無垢舞蹈劇場宛如道教祭儀的《醮》、屏風表演班李國修的半自傳作品《京戲啟示錄》、將二維空間的幾米繪本改編為舞台劇的《地下鐵》、表演工作坊打破鏡框劇場成為四面觀戲舞台的《如夢之夢》、優人神鼓展現極簡美學的《入夜山嵐》,以及兩廳院分別與國際導演盧卡斯.漢柏斯、羅伯.威爾森合作的《洛神賦》、《鄭和1433》,還有全球第一部以台語和英語雙語演唱的歌劇《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當時為了呈現淡水城鎮高低起伏的建築及中法戰爭的磅礡氣勢,六個巨大方形鏡框幾乎占滿舞台,雖是兩廳院有史以來最重的舞台裝置,卻展現了最輕巧多變的質感,也標記了台灣劇場設計概念與技術執行的成熟。
此外,大廳主展區兩側的迴旋樓梯,則布置成經典服裝專區,將廿五年來曾在國家兩廳院舞台上款擺的長裙、飛揚的衣袖和件件襯著舞台人生即景的劇裝一一陳列,希望能在有限的空間中,盡量呈現劇場的多樣性。
音樂廳文化藝廊多媒體展示區—幕後.風華
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的主展區分為兩個子展區——多媒體展示區及櫥窗展示區。多媒體展示區以影像呈現劇場的幕後工作與設計師們的創作歷程,有些是二○一一年布拉格國際劇場設計四年展所拍攝的設計師群像,有些是劇場工作者的訪談,有些是介紹劇場設計、技術部門的專題影片,內容涵蓋「舞台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設計」、「偶的設計製作」、「兩廳院劇場空間」等主題。試圖展現不同形式演出的幕後觀,也讓觀眾一睹劇場設計師們的歷練過程。
王孟超認為,兩廳院廿五年來製作了相當多精采的作品,但這些創意別具的劇場設計與技術執行過程,在演出結束後便隨著舞台的拆解而消失,雖然留下了演出的影音記錄,但針對製作及設計、技術部門進行工作記錄的拍攝計畫,卻是近幾年才開始,這一轉變,對於台灣劇場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藉由此次展覽,兩廳院大型自製節目的概念發想與執行過程,都透過影像的記錄而有了更明晰的傳達。
音樂廳文化藝廊櫥窗展示區—創作.風景
音樂廳第二展區是緊鄰於多媒體區的櫥窗區,以靜態方式介紹「舞台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設計」與「舞台監督」四個不同領域。在七十公分深的櫥窗裡呈現王孟超、張贊桃、林璟如、郭遠仙四位設計師的工作場域並不容易,王孟超笑道,有的在劇場,有的在工作室,有的在工廠,他只能發揮「舞台設計」的技巧,以線圖描繪背景和空間的方式,加上實品,呈現虛實相間的效果。
櫥窗裡有設計師的工作桌、設計稿及工具、半成品等,一切就像是設計師們暫時離開,只為讓觀眾偷偷探訪他們的工作環境一般。觀眾可以慢慢觀察展品的細節,瀏覽設計師在手稿上留下的思維印記,甚至比對成品與設計稿的差異與演進歷程,靜靜沉澱出設計師心中的設計風景。
(全文詳見《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38期)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33939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854013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3.網路訂閱:兩廳院售票系統、博客來網路書店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兩廳院禮品店(音樂廳地面層)
5.電子雜誌:UDN數位閱讀網、遠通KOOBE、摩客資訊
讀者服務
專線(02)3393-9874 傳真 (02)3393-9879
請於周一至周五9:30-18:30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