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何來,我從何去

離開才知道,這是港邊才看得到獨特有的日常。

小時候很期待跨年,高雄港內大小船隻會齊聲鳴笛的長達一分鐘,住家附近巷弄牆上常貼有「徵船員無經驗可」的紅紙,某無所事事的兄長出海前割盲腸的話題……離開才知道,這是港邊才看得到獨特有的日常。

該怎麼說呢,我對高雄的輪廓,是離開以後才更清晰的。十八歲念大學以前我都住在南高雄,旗津前鎮小港,不脫這些區塊。組合這個區塊的有兩個重要的交通據點──小港機場和高雄港。於是空港和海港是我生活的場景,我喜歡看船,也喜歡看飛機,仰頭看飛機一架一架在起飛降落,或站在防坡堤看大船入港出港,我常想不知道這些大船和大飛機是從遙遠的哪裡來的,又會往哪裡去;想著想著在刺熱的陽光下覺得很孤單,因為小小我好像只能像牆一樣站在原地送往迎來,無法真的搭乘它們去到遠方。

小時候被問未來的志願想做甚麼 ?我很會花言巧語的回答問的人想知道的答案,其實我心裡的反骨的正解是──反正離開高雄就對了。

終於我人生第一次搭飛機,去台北註冊上大學,聽起來好像很豪奢,其實當時國內北高航線尚未取消,並有廉價航空削價競爭激烈,多人團購合買一本厚厚的機票,換算成單張票價,幾乎和自強號票價差不多,所以很多同學一如我,常搭飛機往返。

飛機從小港機場起飛,我一點也不懼高,從窗外低頭看到大坪頂、煉油廠常年燃燒著火的煙囪、紅毛港、更大面積的高雄港,港內的郵輪變得和指甲一般大,藍黑色的海面拖著長長白色的浪……我睜大眼睛,覺得震撼,也覺得十分羞愧,自己對長大的土地曾經的不耐與無知。

想家的感情化成文字,至今一直在使用。

騷夏
高雄前鎮人。現居台北,養貓兩隻一黑一橘。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國大專生文學獎、台北市捷運公車詩文等,有詩集《騷夏》、《瀕危動物》等。作品散見於《自由副刊》、《聯合文學》、《印刻文學誌》。曾任周刊記者, 咖啡廳、花店、書店店員,文學書編輯、企劃、中時副刊專欄作家,現為出版社行銷經理。

將收入於《來自陽光,帶有鹹味的筆》

《來自陽光,帶有鹹味的筆》將於12月出版,收入30位高雄作家專訪與評析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