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有故事的水----宜蘭酒廠「紅露酒的百年風華」

香港作家杜杜說過名句:酒,是有靈魂的水。尋常清水置入神奇觸媒,經過時間醞釀催熟,發酵成醉人又魅人的玉液瓊漿;酒是忘憂水,也是忘情水,凡人的七情六慾泅泳其間也映現其中。
這一點,酒和文學的特質何其肖似。
詩酒文章,翻開文學史,歷歷是可圈點的佐證:三國曹操〈短歌行〉發「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慨嘆、詩仙李白〈將進酒〉有睥睨同儕「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豪氣;杜甫〈飲中八仙歌〉更點將細數盛唐名士醉過風流:有「飲如長鯨吸百川」(李適之)、有「醉中往往愛逃禪」(蘇晉);善書藝的張旭三杯下肚成「草聖」,「揮毫落紙如雲煙」;口吃的焦遂五斗飲下,「高談雄辯驚四筵」;最最馳名的無非是斗酒詩百篇、「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
不追究沒發現,原來:酒,是有故事的水。

風雅的酒文化、引人入勝的酒故事到現下少有人津津樂道。「酒,是文化的載體;文學少掉酒,不容易彰顯。」台灣菸酒公司董事長韋伯韜,有感酒與詩、與文學的滋養相生,發起促成了「九九酒文化之旅」活動,2010年一月起,邀請知名詩人、作家、學者,「每月一詩一酒」對談,巡迴全台十三座酒廠,在酒香氤氳的現地,藉由名家開講深度導覽,帶領民眾親炙酒與文學的精妙神髓,在酒香與文學夢土上酩酊,像書法名家董陽孜替活動特意題寫的「煮酒烹字.醉臥文學」。
「九九酒文化之旅」,從紅露酒的故鄉宜蘭首發,請出台藝大校長黃光男、小說家李昂、平路和大陸流亡詩人貝嶺、宜蘭文史工作者莊文生,暢談「唯有飲者留其名」的創作與生活體驗。
原先晴日曬暖天氣,穿過雪隧,迎接來客的是牛毛細雨。「竹風蘭雨」,在地特產在活動揭幕前就蘊蓄了滿滿的濕意。挺立噶瑪蘭舊城西門、南門交接的宜蘭酒廠,甫過百歲生日,歷史空間中刻劃先民蠻荒拚生路的開蘭傳奇,觸手皆是光陰的痕跡。
最動聽的故事要從紅豔欲滴的「庶民大補帖」紅露酒說起。
時計倒轉兩百年,紅露酒隨拓墾足跡前進宜蘭,福建安溪人林寵以紅麴釀製故鄉老酒(老紅酒)品飲,杯酒落喉,直把他鄉作故鄉。1909年,後人鄉紳林青雲成立「宜蘭製酒公司」,是今日宜蘭酒廠前身。舊時滋味最好,宜蘭人念舊不忘本,1946年老紅酒更名紅露酒,商標上那隻昂首金雞,仍領受鄉民的熱情熱愛。時至今日,全台紅露酒產量,有60%都進了宜蘭人腸肚。2006年縣民公投,擄獲98%超人氣支持率,縣府明訂紅露酒是「宜蘭縣酒」,首開全台先例。
愛屋及烏,由紅露酒溯源推廣功效神奇的紅麴,宜蘭酒廠「把生意做大」,朝向「紅麴文化園區」定位轉型。造訪宜蘭酒廠,甲子蘭酒文化館羅列了「觀聞嘗」酒魂與酒魄百年風華的酒文化流轉、紅麴養生館實地展示《天工開物》「由白米到紅麴」的製程,還有讓作家李昂醉心的「酒銀行」,藏在時間寶庫越陳越香越美的,有好酒,有耐尋味的生命記憶。

「以酒會友,美夢成真。」台灣菸酒公司董事長韋伯韜替活動開場時,難掩興奮之情。全球遭逢金融風暴,主計長出身的韋伯韜替老字號菸酒公賣局轉型掌舵,胸中一本帳清清楚楚。「2009是國家經濟最慘的一年,-2.3%的成長率,光菸酒稅就掉了9.3%。」但他信心滿滿:「菸酒公司去年的業績和盈餘都是正成長,市佔率達到五成。」他風趣笑稱「民眾抽菸、喝酒,對稅收有貢獻」,台灣菸酒公司不僅提供台灣民眾菸酒的需求,下一步計畫進軍開發大陸市場,成為廣州亞運贊助廠商,寄望讓市佔率高達八成的台灣啤酒在大陸創造百億營收。「鴻海是台灣工業生產第一名,但他們是代工,沒有品牌名稱;台灣菸酒公司要打出品牌,讓台灣啤酒、台灣高粱、台灣紅露酒成功『登陸』。」
韋董事長詩酒宴當主人,可是做足功課才來。他踏察典籍,追跡台灣酒文學源頭,發現現存最早的「酒詩記錄」,是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到台灣采風的郁永河(《裨海紀遊》作者)觀察原住民「嚼酒」習俗,寫出〈土番竹枝詞〉:誰道番姬巧解釀?自將生米嚼成漿;竹筒為甕床頭掛,客至開筒勸客嘗。

到場貴賓新科縣長林聰賢「找回宜蘭價值」的宏圖,由他對紅露酒關愛的眼神看見端倪。「不是只有埔里水好,宜蘭氣候合宜、水質好,釀造出最好的紅露酒。」林縣長提供草根氣味的私房紅露食譜:冬日下田冷吱吱,別位農家吃豬油拌飯,宜蘭在地吃的是紅糖拌紅露酒,作田的熱量來源。
來到宜蘭就要喝紅露酒,街邊小麵攤上叫「紅酒」,端上桌的不是外間習以為的紅葡萄酒,就是便宜的紅露酒,「還可以一杯兩杯賣」。考掘常民文化,文史工作者莊文生端出了最特殊的宜蘭味:火爐上溫著紅露酒,加老薑(提味)、枸杞(明目)、冰糖(緩酸)、香菜(散香),燒燒飲,外呈清香內蘊甘苦,儼然宜蘭人外冷內熱「糕渣」性情,別是一番滋味。
對宜蘭人,「一杯紅露可以統整人生」;同樣,一杯紅露也帶給文學家翩翩想像:台藝大校長黃光男就稱道:「紅露這個名字太美!」千杯酒中趣,紅露起雲霞,彷彿朝露未晞,醒醉間旁邊陪著紅裳佳人。吃遍頂級經典餐宴的小說家李昂,把美食、美酒都寫成小說主角,她很保留地提及小說《鴛鴦春膳》中喝得春心蕩漾的「春酒」,滿足聽者對她「酒與情色」話題的想像,直說菸酒公司的藥酒應當提升質感,進攻年輕族群。頭一回到宜蘭的貝嶺笑稱自己像「外星人」,他說在中國北方,「酒是取暖的」;大部分詩人都是「把酒作詩」,能喝的才寫得好,喝不夠的「打出去」。「酒和詩和暴力有關」。
近年在香港行銷台灣的平路,指陳台灣在外國觀光客眼中極富魅力的關鍵,在於台灣處處有故事。「把酒與故事與文學連結,酒就有了新的生命,有了層次感」,加州紅酒莊近年就大力發展動人動聽的傳奇故事,急起直追法國先輩。「酒是最好的時空膠囊」,在香味在顏色在口感之前,詩意醇厚的酒故事,已經先讓人充滿了期待。


●酒故事,說不盡

日日沉浸酒鄉,菸酒公司老員工不見得都有海量,但個個有說不盡的酒/酒廠故事。
「我當年拿紅麴菌株利用MIT的先進設備『騙』到了博士學位。」學農化出身的副總經理林讚峰,笑說當年到麻省理工學院生化工程研究所念博士,原先發想是:「法國人可以賣葡萄的健康,台灣人為什麼不能賣紅麴的健康?」想找尋具有保健功效的菌株研發紅麴葡萄酒。出發前不知哪一株菌苗好,他從嘉義、台南隆田等酒廠廣泛蒐集酒麴,最後發現有一株從高粱酒麴分離的紅麴菌,雖然生長慢,但「抗氧化力很強,產生具有明顯的降膽固醇功效」,最後開發成保健食品,替菸酒公司開拓新興商機;另外也找到一株抗氧化力特別強的菌株,開發出紅麴葡萄酒。
紅麴的神奇,林口酒廠林士傑廠長再添一樁。他早前在花蓮當廠長,花蓮好山好水少污染,最適做紅麴。他發現工人在攪拌紅麴測試發酵度時,會把紅麴米飯放在嘴中咬一咬,「這些製麴工人都沒牙周病」。所以他如法炮製,「四年都沒有牙周病」。看來,「紅麴牙膏」也是指日可待。
紅麴立大功的還有林口酒廠,花蓮廠長劉武璋前任在林口酒廠,原本林口酒廠賠了兩億,新出紅麴葡萄酒就將虧損打平。製酒剩下葡萄酒母渣渣具有高抗氧化力率,先是同仁自製手工餅乾,熱銷出名後供不應求,改與大型食品公司合作。「很有趣,食品公司化驗後,說油分減少了30%,怕胖的一定要吃。」難怪去年創下驚人業績,連上海都有「呷好倒相報」的買家。「人喝酒不稀奇,樹喝酒才稀奇。」南投酒廠林錦淡廠長語出驚人,他說南投酒廠生產酒精度很高的白蘭地,九二一大地震造成「酒流成河」。酒廠周邊路樹都喝掛了(死了),只剩一棵屹立不搖。黃光男校長笑稱:該封它「白蘭地樹王」。「九九酒文化之旅」酒廠巡禮,這一傳奇景點可是不能錯過。(王安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