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上修GDP 外資買盤回頭



川普簽署香港法案招致中國大動作反彈,12/15加稅大限又迫在眉睫,所幸新台幣走勢仍在30.5元間擺盪,顯示外資並未大量出走,台股高檔有撐,有利個股輪漲。

台股於十一月二九日出現了近期少見的賣壓,外資單日賣超一二五.九億元,當日加權指數下跌一二七點。對照十二月二日歐、美股市重挫,德、法重挫二%,道瓊跌約一%,費半指數跌約一.五%,隔日十二月三日台股加權指數卻開低走高上漲二八點,不為什麼,因為外資買超四五.七億。

顯然,現階段台股指數的漲跌主控權,完全掌握在外資手裡,可能未來一段時間,外資進出的動向對台股的影響力將更為明顯。此時,投資人該更加關注新台幣的匯率變化,如果出現外資連續性賣超又伴隨著匯率明顯走貶,外資就有把錢匯出的嫌疑,代表外資保守看待後勢了,投資人應當謹慎保守應對。

如果新台幣匯率未出現明顯貶值,則代表資金只是暫時在場外等待,隨時伺機找機會重新進場,呈現在加權指數就是會回檔但不會崩跌,修正幅度有限。

觀察近期新台幣兌美元的走勢,持續處於三十.五附近狹幅震盪,未出現明顯貶值現象,可見外資並未大量出走,台股撐在高檔的時間將會拉長,有助於個股持續輪漲。

另外,基本上外資的資產配置原則,大致上會先研判各地區未來的經濟成長率等總經數據,再作資金分配上的加碼或減碼,當經濟部二度上修台灣今、明兩年的GDP增長率時,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外資法人的看法。

因此,原先想獲利了結的外資有可能延後執行,持股率偏低的外資可能持續加碼台股,短時間內加權指數欲小不易,除非國際市場出現新的重大利空。

半導體產業復甦為投資亮點

日前主計總處二度上修台灣二○一九年經濟成長率,由八月預測的二.四六%上修至二.六四%;二○二○年經濟成長由二.五八%上修至二.七二%。經濟部何來上修GDP的底氣呢?根據統計處的數據顯示,主要是民間投資大幅成長,二○一九年成長率由八月預測的五.○一%大幅上修至七.六一%,創下二○一四年以來新高,而其核心原因在於台灣半導體大廠增加高階製程投資,加上回流台商持續擴充產能,推升民間投資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