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及早規劃 別因錯誤觀念犧牲品質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勞動參與率報告指出,我國屆齡退休(60-64歲)卻仍繼續工作的人口比例呈上升趨勢,AIA友邦人壽指出,這表示越來越多人無法或不敢安心退休。在房價、物價一去不回頭的大環境下,若再加上育兒,更是一筆長期不小的家庭支出壓力,現代人若要在退休後活得有質感有尊嚴,勢必得更仰賴長期的理財規劃。

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表示,有賴於AI、機器人等科技技術的發展加快了全球醫療技術的成熟,隨著治療方法變得多元,以及新藥物、疫苗的問世,人類的壽命趨勢將越活越長,在退休後對醫療的需求將只會更加攀升。因此,一個能在退休前協助累積資產、在生病住院時能提供彈性資金的壽險商品,可為相關規劃提供解方。

未來健保只提供基礎的醫療服務

我國健保在二○一七年間即出現死亡交叉,以二○二○年來說,健保支出約6,952億元,而收入僅有6,276億元,估計往後的落差只會越來越大,保費調漲勢在必行。未來健保或許只能提供基礎的醫療服務,無法提供最頂級的醫藥服務。

握有滿手健康險 醫療保障卻不足

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二○二○年二月的統計資料指出,台灣民眾持有健康險商品,從一九九五年的平均0.4件至二○一九年已增至3.16件。再依壽險公會身分證號碼歸戶後,健康險有效契約之投保人數為分母來看,至二○一九年每一位投保健康險的保戶平均持有4.47件商品。

保險規劃的本意是為應付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然而多數民眾在購買時,都是以當下的需求作為考量基礎,因此未必符合未來醫療需求,加上未來醫療自付額可能會隨健保保費調漲,若要到退休年紀才要開始規劃健康保險,可能會有因疾病狀況或年齡遭到拒保,或是必須保以較高的費率等風險。

現有的健康險規劃是否跟得上新式醫療科技及新藥疫苗

預防醫學、線上醫療以及精準的智慧醫療不斷地創新,在人類的平均壽命持續地延長下,已逐漸發現目前為退休生活所規劃的醫療健康險保障,將跟不上醫療科技的進步。

醫療出院後的風險易被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