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敗訴 台股變數


iPhone 13上市,可是台股的蘋概股卻不見慶祝行情,因為美國法院最新裁決,蘋果禁止第三方支付的做法違反市場競爭原則,下令蘋果不可強制應用程式App的開發商,必須使用App Store的支付系統付費,要求蘋果允許應用程式開發商,可引導客戶直接透過其他方法付費。

App Store年收入超過二百億美元,利潤率高於75%,美國法院的裁決將削弱蘋果盈利能力,因為蘋果必須讓使用者能夠被引導到第三方支付付款,禁制令90天生效,也就是12月9日。不過,蘋果可以上訴尋求高等法院做出不同的判決,或是尋求法院延後執行。

禁止引導限制 構成限制競爭

當天蘋果股價跌了4%,這個案子之所以引起關注,主要跟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議題有關,是拜登的競選政見之一,也是七月以來中國針對科技寡頭施以嚴監管的遠因。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14天隔離政策導致股市資金偏好科技股,FAANG尖牙股頻創新高,就在市場喊出iPhone 13將可望讓蘋果挑戰三兆美元市值之際,主審蘋果APP案的聯邦法官岡薩雷斯.羅傑斯的判決卻指出,「蘋果禁止App開發商讓用戶使用第三方支付方式,是反競爭的作法」─禁止引導的限制,確實構成了限制競爭。

於是蘋果股價連跌五天,這個判決衝擊了蘋果共同創辦人賈伯斯對iPhone架設的軟硬體封閉式平台生態構想,蘋果靠著這招創意,成功拿下55%市佔,以及非常驚人的高獲利。特別是在判決出爐之前,市場擔心如果蘋果輸了,其他任何以封閉平台模式營運的科技公司都要剉著等,屆時科技巨頭的反壟斷陰影,將從中國吹向華爾街,對現有的科技業會產生洗牌現象。

蘋果輸了面子 但卻贏了裡子

主控訴人Epic共同創辦人斯威尼主張手機應該就像個人電腦,使用者應該要可以下載任何他們喜歡的軟體,表示要的是更開放的生態系。對此,主審法官認為這些因素並不足以顯示壟斷行為,成功並不違法。從這個觀點出發,部分華爾街人士認為這項判決其實蘋果輸了面子,但贏了裡子,那斯達克指數也並未因這個議題而重挫,尤其上週五是美股的三巫日。

蘋果股價能夠逆勢抗跌,原因可能是9月15日iPhone 13正式發布,轉移了市場對於蘋果訴訟的關注,可是眼尖的果粉崩潰發現,iPhone 13的最低規格是128G要價25,900元,比去年iPhone 12低配64G還便宜一千元,而且還是搭載最新A15晶片,證實iPhone 13改款不大,以低價銷售策略延續iPhone 12的熱銷,難怪先前蘋果增加iPhone銷量20%的展望,同時保留大改款的iPhone 14到明年,庫克算盤打得精。

立訊分食大餅 台廠大不如前

過去蘋果新機發表是台股多頭炒作的重要題材之一,不過近年來蘋果為了鞏固中國市場,以立訊為首的紅色供應鏈逐漸分食台灣供應鏈訂單,導致蘋概股對多頭的號召力已大不如前,就連正宗蘋概股的台積電9月16日除息大戲也缺乏激情,加權指數單日成交量從七月的六千多億高峰,萎縮剩下二千六百億元左右,追根究柢,其實都跟10月的拜習會之前的美中政治角力有關,因為台灣牌是美中關係最敏感,且不可觸碰的那條紅線。

上週拜登才主動和習近平通話,卻被中國媒體解讀為美方示弱,並且中國外交部發言表示,不能一邊打壓中國,另一邊又期待中國配合。於是會後傳出美國考慮引用美國貿易法301條款對中國的補貼行為啟動調查,調查結果可能導致新的關稅,被美媒解讀為拜登不示弱。

拜登打台灣牌 外資持續避險

事實上,反壟斷本就是拜登的競選政見之一,中國寧可自己出手,也不願意看到因美國的經濟制裁而導致微信、美團等科技巨頭遭到反壟斷的制裁,所以301條款是嚇不倒中國的。

透過媒體的放話試探,美國也察覺到中國的反應淡定,於是便打出王牌─為台灣正名。果然這招一出,中國外交部戰狼趙立堅嗆聲,中方已就有關動向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不得將台灣駐美經文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中媒解讀一旦美方更名成真,祭出經濟制裁是最低限度,而ECFA可能就是籌碼之一。

從外資10月台指期合約轉倉15086口空單,繼續避險策略,估計加權指數在九月底之前處在17633~17144點之間震盪,預期越接近十月底美中台的地緣政治風險會愈趨緊張,考驗持股信心。

※理財周刊1099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蘋果敗訴 台股變數
◎封面故事>伺服器產業落底翻
◎理財我最大>種下零成本股票 持續長出股利股息
◎網路新聞>「它」超前佈署抑制病毒
◎網路新聞>汎鍶科藝拉曼光譜快檢 把關食安
◎網路新聞>芯測科技發表MCU開發
◎網路新聞>消毒門百百款 專家揭選購5原則
◎財經瞭望台>商機跟著人口趨勢走 金融服務需與時俱變
◎全球理財觀>通膨如脫韁野馬 美股先跑先贏
◎理善大家來>願天下人都可以和家人中秋團圓
◎房市觀察>實價登錄2.0=真實交易價格?(七)
◎區塊鏈貨幣戰爭>比特幣短線支撐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