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險 長照險 年輕人的超強退休武器

為什麼年輕人應該將「保險」視為最重要的退休工具?因為「時間優勢」,將這項優勢發揮到退休的保險規劃,可以得到兩個結果,一是「愈早準備,愈快退休」,另一個是「愈早準備,負擔愈低」。

根據本刊第二十五回消費者壽險購買行為調查,二十~三十九歲年輕消費者,高達七成五願意以「保險」作為退休規劃的工具,是所有年齡層中勾選率最高的。然而,距離退休還很遙遠的年輕人,多半不會思考「該怎麼做?」更不會想到「哪些保險才是退休規劃的工具?」

儲蓄險、增值回饋金
適合當作退休工具嗎? 提到退休,不少年輕人會將「儲蓄」視為一種退休準備,進而將儲蓄險當作一種退休工具。由於儲蓄險具有「鎖錢」功能,在保單到期前,任意解約不划算,因此年輕人多半選擇短年期的儲蓄險。

雖然透過儲蓄險,可達到「強迫儲蓄」的目的,但也因為累積的時間過短,當年輕人領到一筆錢的時候,可能距離退休年紀還很遙遠,所以容易在當下就花掉。因此,儲蓄險較適合「一定時間內強迫自己儲蓄」,但並不適合當作「為退休後安排穩定財源」的工具。

另外,利變壽險也是不少年輕人的選擇。目前市面上的利變壽險,強調可享有「增值回饋金」,這筆錢可以存在保險公司生利息,一定年期後也可以現金領回;雖然保戶也能安排定期領回,當作一種退休財源,但由於可以一次領回,且無法確保這筆錢可以「一直領到老」,因此,以利變壽險作為「穩定財源」、「活到老、領到老」的退休工具,恐怕也不適當。

想要「活到老、領到老」又能「活愈久、領愈多」,達到財富自由的退休境界,那恐怕非「年金保險」莫屬。此外,按照金管會定義的「高齡化社會的保險商品」,除了「年金保險」之外,「長期看護保險」也是退休規劃的重要商品,因為老後除了生活支出外,面對長照風險,若沒有妥善管理,長照費用恐將花光老本!

退休風險1 收入中斷 生活費哪裡來?
壽險公司曾做過調查,發現年輕人期待的退休年齡為五十歲,比國人實際的退休年齡早了十幾年。如果想要早點退休,第一個問題是:生活費哪裡來?

在不考量健康風險的前提下,退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生活費斷炊。在回答「退休生活費哪裡來?」之前,必須先釐清兩個問題:基本生活開銷該準備多少?需要準備到幾歲?

退休後的生活開銷,該準備多少?不妨以所得替代率來估算。世界銀行建議,退休後所得替代率應該至少達到七成。根據二○一七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五十五歲~六十四歲國人平均所得為五十九.五萬元,以所得替代率七成計算,相當於每年至少準備約四十二萬元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