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鞋股利空出盡了嗎?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關稅從原本預告的四六%降至二○%後,耐吉(Nike)、愛迪達(Adidas)等高度仰賴越南生產基地的運動品牌商股價聞訊大漲,然因協議中,美國同時對越南祭四○%的轉運關稅,再度讓業者忐忑,台灣製鞋業股價也跟著消息面浮沉;另川普最新公布的十四國關稅中,同樣是製鞋業生產重鎮的印尼及柬埔寨關稅分別為三二%及三六%,遠高於越南的二○%,也讓製鞋代工廠股價因各生產基地比重的不同而起伏。

值得正向看待的是,製鞋廠主要生產基地關稅大致底定,某種程度上還是終結了不確定性,對整體製鞋業來說可算是利空出盡,營運不確定因素可望消弭,並逐漸迎來品牌廠的拉貨,製鞋廠的擴產計畫也將持續,對於品牌廠及供應鏈都該是利空出盡。

產業最大低谷應已過

川普在四月二日針對越南祭出高達四六%的對等關稅,讓高度仰賴越南生產優勢的製鞋及紡織產業成為重災區,並成為台股這波反彈中最為弱勢的一群,惟即便已達成貿易協議,其中的轉運關稅仍讓市場出現一些投資疑慮。

通常「轉運」指的是將在中國製造的產品運到越南,再將商品貼上越南製造的標籤後出口,業者指出,很多電子產品想要避免被課稅,這種轉運情形已行之有年,如若川普想要遏止的是這種非法洗產地的轉運,並進而防止中國製商品洗產地是可以理解的,然若將在越南有實質生產製造的終端產品所需使用的材料及零件都界定為轉運,就會造成更大的不確定性,畢竟完全建立百分之百非中國供應鏈是不可能實現的,最終可能導致供應鏈全面中斷,與越南的貿易協議等於回到原點。

儘管多數品牌商表示正在了解貿易協議細節,不予置評,但代工業者私下透露,製鞋廠在各個低廉勞力成本的國家都設有實質生產基地,並不符合轉運定義,理論上應不受衝擊才是,而定案的二○%越南關稅稅率比市場擔心的二五~三○%稅率要好,也比印尼優惠,美越貿易協議底定,算是終結了不確定性,品牌廠釐清關稅方向後,有望針對代工廠繼續下單,產業最大的低谷應已過。

製鞋業全年獲利衝擊有限

且相較於成衣,製鞋廠面對關稅的衝擊相對為小,除了成衣輸美比重較高外,在稅負分擔及供應鏈結構上也會有所不同,成衣與製鞋雖都是採FOB報價,但針對製鞋,Nike及Asics有規定不由代工廠吸收關稅,Adidas、Hoka雖可能商議部分負擔,但品牌廠吸收的幅度將較高,對製鞋廠的獲利程度影響較小。(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60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業績高成長的強勢股 恆強不變
◎特別企劃:耗材、特化、測試 迎接黃金期
◎國際趨勢:電動車、風力發電股再挨一刀
◎中港直擊:港交所企業上市案大豐收
◎營收報表:上市櫃6月營收表
【最新活動看板】
◎先探i投資YouTube頻道《賺財富 看先探》每週五上線!
◎財訊快報APP 重要訊息不漏接
◎跟著生技女王腳步,奠定生技產業基本功
◎【先探講堂】莊爸飆股學習營進階班 實戰5招教你 抓起漲賺波段
◎【先探講堂】林于正 權贏小正《天生賭徒》7/19(六)讀書會
◎【先探講堂】陳詩慧《破框投資》7/19(六)讀書會
◎先探一年52期送「Dashiang真空咖啡壺組(一壺二杯)藍色DS-C823P」
◎先探一季13期送《積極型價值投資:突破盤整市場的終極投資》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