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Vision—認識AMD平台筆電新標章
相比Intel的強勢,AMD在筆電市場的定位並不明確,長期欠缺有力的整合性平台策略,因此過去只能靠低價策略,佔據小部份中低階筆記型電腦市場。然而近來受到Intel接連推出的Atom及CULV平台影響,原本保有的小市場也快被吃掉,從Yukon平台推出後的接受程度便可看出端倪。
也因為如此,在各大筆電廠幾乎都已經推出過CULV機種、第一世代的CULV激戰將要進入尾聲的同時,AMD終於決定重新整理旗下的產品線,整合並包裝成「AMD Vision」品牌,希望能夠力挽狂瀾、重新在筆電市場找回一席之地。
買筆電不必記型號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AMD Vision的品牌目的,就是為了讓「筆電等級的分辨極簡化」。AMD Vision將筆記型電腦分成三個等級:「Basic」、「Premium」及「Ultimate」,由不同規格的零組件重新排列組合而成,對於AMD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十分紊亂的零組件型號來說,這可以快速幫助消費者釐清需求、避免被複雜規格誤導。
我們可以用一個概念來了解AMD Vision的產品特色,也就是官方說法的「提供極致的視覺體驗」。顯示效能是AMD較有競爭力的技術強項,產品所搭載的顯示晶片也正是Vision產品線的精髓所在,幾乎決定了Vision的分級規則。
然而,假如你仔細看過AMD的官方文宣,會發現如「DVD Upscaling」、「藍光影片解碼」、「藍光影片子母畫面」這些著重於視訊演算的功能,其實都不是什麼創新技術,也不是Vision平台獨佔。原因如前所述,AMD Vision只是將旗下瑣碎的零組件產品線重新打包,以較為完整的樣貌展開。
不只是新瓶裝舊酒
從電腦王先前的報導來看,其實Yukon的表現並不差。除了耗電量不遜於Atom,在單核心型號也能與Atom匹敵,只是後來不敵雙核心加上ION的熱潮攻勢,讓Yukon平台的筆電與AIO在國內都成為了名符其實的「一台機種」。
一粒不夠看,就要兩粒。大部份的Vision機種,處理器都是雙核心,組合成繼承Yukon的「Congo」平台,藉由「處理器+晶片組+顯示卡」的一次提昇來拉拔效能成績。而原本規格更高的一般主流平台,則可被歸類於「Vision Ultimate」。由於AMD並沒有硬性規範Vision在每種等級的組成元件,因此主要的比較重心就只能放在價格與效能上。
雙核心是最大改善
如果單純討論顯示晶片的「解碼能力」,即使是最低階的HD 3200,要應付H.264編碼的1080p影片,絕對已經遊刃有餘。然而「選擇正確的解碼包」及「挑選適當的渲染模式」才是真正發揮顯示晶片硬解效能及畫質的重要關鍵。
至於處理器的運算效能,簡單來說,Vision Premium平台「至少」會贏過最低等級的CULV平台,因為Vision Premium不可能會使用單核心處理器。至於更高階型號的互尬,因為代表機種遲未出現,所以無法就規格面來「憑空」較勁。
中低階機種價格合理
目前所見的Vision Basic及Premium機種,售價大多壓在3萬元以內,算是十分合理。不過Vision產品線的定價及定位其實「十分混亂」,最後極有可能又是落於「競價優先」的窘境,Vision原本的美意是否能付諸實現,將是接下來筆電市場一個十分有趣的觀察重點。
也因為如此,在各大筆電廠幾乎都已經推出過CULV機種、第一世代的CULV激戰將要進入尾聲的同時,AMD終於決定重新整理旗下的產品線,整合並包裝成「AMD Vision」品牌,希望能夠力挽狂瀾、重新在筆電市場找回一席之地。
買筆電不必記型號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AMD Vision的品牌目的,就是為了讓「筆電等級的分辨極簡化」。AMD Vision將筆記型電腦分成三個等級:「Basic」、「Premium」及「Ultimate」,由不同規格的零組件重新排列組合而成,對於AMD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十分紊亂的零組件型號來說,這可以快速幫助消費者釐清需求、避免被複雜規格誤導。
我們可以用一個概念來了解AMD Vision的產品特色,也就是官方說法的「提供極致的視覺體驗」。顯示效能是AMD較有競爭力的技術強項,產品所搭載的顯示晶片也正是Vision產品線的精髓所在,幾乎決定了Vision的分級規則。
然而,假如你仔細看過AMD的官方文宣,會發現如「DVD Upscaling」、「藍光影片解碼」、「藍光影片子母畫面」這些著重於視訊演算的功能,其實都不是什麼創新技術,也不是Vision平台獨佔。原因如前所述,AMD Vision只是將旗下瑣碎的零組件產品線重新打包,以較為完整的樣貌展開。
AMD官方針對視訊播放所做的Vision平台分類。
不只是新瓶裝舊酒
從電腦王先前的報導來看,其實Yukon的表現並不差。除了耗電量不遜於Atom,在單核心型號也能與Atom匹敵,只是後來不敵雙核心加上ION的熱潮攻勢,讓Yukon平台的筆電與AIO在國內都成為了名符其實的「一台機種」。
一粒不夠看,就要兩粒。大部份的Vision機種,處理器都是雙核心,組合成繼承Yukon的「Congo」平台,藉由「處理器+晶片組+顯示卡」的一次提昇來拉拔效能成績。而原本規格更高的一般主流平台,則可被歸類於「Vision Ultimate」。由於AMD並沒有硬性規範Vision在每種等級的組成元件,因此主要的比較重心就只能放在價格與效能上。
雙核心是最大改善
如果單純討論顯示晶片的「解碼能力」,即使是最低階的HD 3200,要應付H.264編碼的1080p影片,絕對已經遊刃有餘。然而「選擇正確的解碼包」及「挑選適當的渲染模式」才是真正發揮顯示晶片硬解效能及畫質的重要關鍵。
至於處理器的運算效能,簡單來說,Vision Premium平台「至少」會贏過最低等級的CULV平台,因為Vision Premium不可能會使用單核心處理器。至於更高階型號的互尬,因為代表機種遲未出現,所以無法就規格面來「憑空」較勁。
中低階機種價格合理
目前所見的Vision Basic及Premium機種,售價大多壓在3萬元以內,算是十分合理。不過Vision產品線的定價及定位其實「十分混亂」,最後極有可能又是落於「競價優先」的窘境,Vision原本的美意是否能付諸實現,將是接下來筆電市場一個十分有趣的觀察重點。
這台MSI U230搭載AMD Neo X2 L335處理器及ATI Radeon HD3200顯示晶片,定位屬於Vision Basic。
HP Pavilion DM3同樣使用AMD Neo X2 L335處理器,顯示晶片則是HD4330,因此歸類在Vision Prem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