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阿德勒學教養 爸媽不暴走

這幾年,阿德勒(Alfred Adler)風潮橫掃歐美及亞洲。一個上世紀的心理學家,竟然在百年後大受歡迎,他所提出的論點,應用在現代教育教養實務中,備受肯定,其中的魔法是什麼?

「你快點起床,不要再賴床了……趕快吃早餐、別再發呆了,上學快遲到了!」「你再不收玩具,我就把它們都丟掉!」「你不要再弄弟弟了喔,我數到3……你沒聽到我說的話嗎?去罰站!」這些情境是否似曾相識?孩子講不聽,每天家裡大的叫、小的哭,爸媽大吼罵小孩,簡直快崩潰。

實驗教育「可能非學校」創辦人「綠豆粉圓爸」趙介亭,曾經是以暴制暴、威脅、恐嚇樣樣來的爸爸,遇到「阿德勒」後,改變了教養方式,迎來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

早年的生命經驗形塑人格特質

阿德勒是何等人物?他是20世紀初期的維也納心理學家,和佛洛伊德、榮格被譽為「心理學三巨頭」。阿德勒的理論是教育界運用最廣泛的心理學,非常重視兒童教育和人格的培養,認為孩子早年的生命經驗會形塑他的生命風格(即人格特質)。

阿德勒心理學的重要概念包括:以民主平等、尊重的態度,了解孩子問題行為背後的真正目的,以溫和且堅定的態度,運用鼓勵、自然後果等方法去回應孩子的行為,培養獨立、負責的孩子。

阿德勒心理學顛覆很多父母對教養的認知,讓人不禁想問:「以前我們還不是被打大的,現在也活得好好的啊!」「尊重小孩?難道他犯錯不用教訓嗎?」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資深導師姚以婷指出,很多人以為懲罰就是管教、打了才會記住,但「教孩子不是要摧毀他的自信心」,懲罰會給孩子帶來「我輸了、我沒能力、我錯了」的感覺,這與父母想要孩子有自尊、有自信、懂得自愛的結果完全背道而馳。

寶血幼兒園園長何翩翩發現,家長常太快導入條件式或外控式的教養方法,例如只要孩子不聽話,立刻叫他去罰站10分鐘;隨著孩子年紀漸長、處罰加乘,10分鐘變20分鐘、20分鐘再沒用就打下去,再來呢?「處罰只是讓孩子感到害怕而已。」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作者簡.尼爾森(Jane Nelsen)指出,懲罰會帶來4個「R後果」:憎恨(Resentment)、報復(Revenge)、叛逆(Rebellion)、退縮(Retreat)。「大人打小孩,小孩就去打更小的小孩或小動物出氣,不舒服的情緒要找出口宣洩,」姚以婷說。



專制V.S.民主管教

高雄師大教育系教授、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長楊瑞珠觀察,台灣有很多人從小被打罵長大,「很多父母等孩子說『謝謝』,孩子等父母說『對不起』,不少人生活在遺憾中。」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卑感。楊瑞珠說:「自卑是天性;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更有能力,從自卑走向超越,也是天性。」錯誤的教養方式只會強化孩子的自卑感受,無助於讓孩子變得更好。

阿德勒強調,民主的家庭氣氛、鼓勵的教養方式對孩子人格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孩子出生後,接收來自個人身體及外在環境的各種印象,創造出一套對自己、他人和環境的看法。如果孩子認為「他人及環境是友善的、我是可愛的」,便容易從正面的互動關係中,找到自己在團體裡的定位和價值感。

楊瑞珠比較,專制的管教方式將使孩子變得依賴、被動、畏縮、沒自信;阿德勒倡導民主平等,尊重每個孩子獨特的個性,透過鼓勵,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的,有勇氣活出自己。

阿德勒主張,人生而平等、應該獲得同樣的尊重。建中輔導主任鮑順聰指出,所謂的平等是指,「你的感受、尊嚴和我是同等價值的,」但父母很難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因此大多為上對下的姿態。鮑順聰聽到絕大多數孩子的心聲是:「希望父母不要這麼擔心自己,好像自己是負擔,」感覺被否定。

教養方式千百種,父母不免困惑自己的管教到底有沒有效?以阿德勒為基礎、延伸出「正向教養」課程的簡.尼爾森,提出有效教養的4個要件,包括:1.是否溫和且堅定(尊重且鼓勵)?2.是否讓孩子感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有連結)?3.是否有長期的效果?懲罰只有短期的效果。4.是否教導良好品格應有的社會和生活技能?只要符合這四大原則,教養方式就不致於偏差。

阿德勒的4C原則

楊瑞珠表示,阿德勒提出每個孩子心中有4個渴求,分別是:1.有連結(Connection),感到有所歸屬、自己有一席之地;2.有能力(Capable),自制自律,有能力自立;3.有意義(Counts),有貢獻,感到有價值;4.有勇氣(Courage),有信心面對挑戰。

只要掌握這4C原則(表1),就能夠培養出有歸屬感、有能力、有價值感、有勇氣的孩子;相反的,若缺乏任何1C,就會產生不當的行為。

阿德勒認為,人所有的行為都有社會目的,最終追求的就是歸屬感和價值感、和人有連結。而「孩子的歸屬感來自於,父母和老師對他的認同,」楊瑞珠說。也因此,父母的管教想要發揮效果,最重要的前提是讓孩子感受到被愛、有歸屬感。

楊瑞珠指出,阿德勒與傳統的行為改變主義最不同的是,不用獎賞、處罰,而是讓團體中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有貢獻、被接納、有歸屬感的。

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吳毓瑩表示,阿德勒談「社會情懷」,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用、有貢獻,有「有用感」;即使2、3歲的小孩,都會想幫忙、做一些他覺得有貢獻的事。

如何讓每個孩子都有貢獻的感覺?楊瑞珠認為,家長必須有多元的價值觀,而非單一的成功定義,一味的追求好成績、考明星學校。例如:老大會念書、老二很會動手做,孩子有不同的長處,感覺自己是有用的。



找出問題行為背後的目的

阿德勒提出「目的論」,每個人的行為一定都有目的。研究阿德勒的心理學家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將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目的,區分為:過度尋求關注、爭奪權力、報復、自暴自棄等四類。

孩子的問題行為可能是出於潛意識、不自覺的,就算爸媽問孩子為什麼這樣做,他也答不出來。因此,出現問題行為時,不要只看表面的行為,而要了解不當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吳毓瑩表示:「出現問題行為的孩子就是一個氣餒的孩子。」他可能想尋求連結,只是用錯方法、過度尋求關注;如果他的能力不被大人看到,他就想爭取權力、證明他比你厲害。

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最重要的是以溫和且堅定的態度處理。姚以婷指出,以溫和為縱軸、堅定為橫軸,父母的管教模式可以區分為四大類:嚴厲管教、溺愛、忽略、溫和且堅定。

姚以婷觀察,很多父母自己從小被嚴管長大,因此刻意想給孩子愛的教育,卻因為高溫和、低堅定而陷入溺愛的模式。更多的父母則是在嚴厲管教和溺愛之間擺盪:嚴厲管教、打罵孩子產生罪惡感之後,又轉變為溺愛,一陣子後又因受不了孩子被寵壞,又回到嚴厲管教。

還有一種是忽略。家長因為不知道怎麼教孩子,或是因為工作忙碌、親子之間缺乏互動,孩子無法與父母建立歸屬感,會自認毫無價值、懷疑別人對他的善意。

阿德勒強調,從外在控制走向內在控制,能夠內控的人才能自我做判斷、承擔後果。嚴厲管教、溺愛的管教模式,大人給太多外在的控制,孩子就學不會如何自我負責。



溫和且堅定的態度面對孩子

爸媽只要用溫和且堅定的態度,教孩子規矩、學會負責任。姚以婷解釋,「溫和是尊重孩子,堅定則是對自己和情境的尊重,」爸媽一旦和孩子約定好,就必須堅持。例如:孩子在餐廳吵鬧,媽媽可以說「如果你保持安靜,就可以留在這裡」,如果還是靜不下來,媽媽可以讓他選擇自己出去,或是被媽媽帶出去。

對孩子來說,規矩帶來行為的依歸,是必要的;如果大人沒有堅持,孩子會不斷挑戰大人的底限。例如:媽媽事先和孩子約定好,開車時若吵鬧就停車,等安靜後再開車。孩子不聽話、吵鬧時,媽媽只要停車,表明立場並堅持決定,不需做任何解釋。

姚以婷不諱言,要做到溫和且堅定的確很不容易;當孩子踩到大人的底限時,大人也會因為感到自卑而自我防禦,攻擊、制止小孩,但這樣並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好。

楊瑞珠形容:「教養孩子是父母的一場自我發現之旅。」假如父母沒有機會自我覺察,十之八九會用自己爸媽的管教方式,打罵小孩、專制而不民主。

幫助孩子培養不完美的勇氣

父母要先覺察自己,改掉用負面眼光在孩子身上挑錯的習慣。鮑順聰說:「如果爸媽沒有真心的接納、欣賞孩子,潛意識對他沒有信心,光是嘴巴上說對他有信心,是騙不了小孩的。」

姚以婷指出,有些家長誤以為阿德勒或正向教養,就是改變和孩子說話的方式,「骨子裡還是想控制小孩,這其實是假溫和、假尊重。」想要培養獨立、負責的孩子,爸媽必須學習不要將個人的欲望、期望、壓力強加在孩子身上。

姚以婷表示,每個人都有不足的地方,沒有人是完美的,「孩子若有任何缺失或不足,不需要因此被羞辱或感到自卑。」尊重和鼓勵能讓孩子覺得,他現在的樣子就很好了,不必等到將來變成理想的樣子,才能讓自己或別人接受他。受到鼓勵的孩子,能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而且在不被人接納時,能夠接納自己。

而家長是否有這樣的心態,能夠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完整的接納自己,探索自己的能力和興趣?姚以婷說,很多大人並沒有這樣的成長歷程,透過養育小孩,父母等於重新改造自己,讓自己變得更成熟,可以幫助孩子。



關係轉好前會經歷痛苦的「排毒期」

採用阿德勒教養之前,爸媽必須有「初期孩子的問題行為可能變得更嚴重」的心理準備。趙介亭以過來人經驗分享,他們家就經過了6個月痛苦的「排毒期」。由於他和太太決定施行民主,孩子因此變本加厲,試探他們的底限、是不是玩真的。那陣子孩子變得更愛生氣,重演趙介亭自己以前生氣的樣子。

趙介亭說,一旦順利度過痛苦的黑暗期,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而黑暗期的長短,取決你之前教養的模式和孩子的關係;如果之前常懲罰、羞辱孩子,時間就會拉長。

延伸閱讀:

1.觀念篇:阿德勒式教養,解開家長4大迷思
https://goo.gl/PZ8fP7

2.孩子被排擠了怎麼辦?當一個人的喜惡變成班上的集體霸凌
https://goo.gl/ojV7hQ

3.以社會新聞事件為教材,讓孩子體察人性善惡做出正確判斷
https://goo.gl/cqZycD

4.成績不是一切,態度決定你是誰
https://goo.gl/ucstj2

5.那些彷彿無人知曉的故事, 成為母親的女人都是懂的
https://goo.gl/nw4vCA

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