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對談】Jamie Wei Huang 黃薇X亞卡默設計 周天民:Follow your heart ! Follow your dream !
本文由Fifi撰寫
隨著時代齒輪的快速轉動,城市與文化間的交流也愈趨近於無所隔閡;在視野不斷開拓和向內挖掘的過程中,人們多了更多的選項及角色。今日OPEN特別邀請兩位築夢者——Jamie Wei Huang 服裝設計師 黃薇 與 亞卡默設計 設計總監 周天民 一同分享在創立品牌及身兼多個角色狀態下的心得感悟。透過兩人談各自領域相似及相異的部分,有所共鳴有所反思,我們也從中收穫許多新的視野及觀點。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設計師的異想世界,一同馳騁在築夢的道路上。
Jamie Wei Huang 黃薇 服裝設計師
設計師簡介
來自台灣的倫敦當代女裝設計師,2009年畢業於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主修油畫與雕塑;後赴往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攻讀女裝設計,並於素有時尚界傳奇鬼才之稱的Alexander McQueen與Christopher Kane麾下實習。2011年作品更獲選為法國巴黎春季沙龍Societe Nationale Des Beaux藝術家代表,拿下Medaille De Bronze展於羅浮宮。
2013年參加德國柏林的國際服裝大賽Desginer For Tomorrow,在全球450名設計師投稿中獲得前五名明日之星獎。並獲得評審Stella McCartney的鼓勵,於同年在倫敦創立了個人品牌JAMIE WEI HUANG。2014年更拿下ELLE Talent Award冠軍,品牌Online Shop-www.jamieweihuang.com正式上線;2015年入選Vogue Italy Talent Award,作品受到Lady GaGa的關注,使她知名度大開。
2016年為台中國家歌劇院設計制服,以「限量工藝品」概念及摩登簡約的色調、俐落個性化結構,打造年輕時尚的形象大獲好評。2018年晉升至與Burberry、JW Anderson及Victoria Beckham等品牌同等級的官方Catwalk Show日程,成為第一個品牌創立三年以上闖進倫敦時裝週官方服裝秀的台灣設計師。
品牌概念發展
JAMIE WEI HUANG認為服裝與藝術創作,皆只是傳達在不同材料上的立體空間展演;在服裝創作上更是不為潮流與時尚流行所左右,堅持以對待工藝的精神態度對待作品,改變傳統時裝產業對服裝的刻板印象與快時尚;將服裝作為自我個體意識的表達窗口語言,作為述說故事的管道而非只是時尚商品。
以獨特藝術概念角度,出眾的剪裁和中性輪廓為創作主軸的品牌精神;強調創作過程中的工藝性,以精工與人文為出發點,使用BY-PRODUCT(皮革副產品),不用稀有皮草;探索材料的研究與結合,透過材料的語言與剪裁,重新詮釋觀者的自我意識表達與探索。
品牌歷屆受邀發表於British Fashion Council倫敦時裝周、英國服裝協會官方展場、銷售於巴黎時裝周訂貨會。目前由代理商代為銷售,作品銷售於英國Dover Street Market、Urban Outfitters、柏林TEMPORARY SHOWROOM、澳洲DAVID JONES 百貨、日本ISETAN百貨、北京YOHO、香港IT、LIGER、D-Mop、STYLE.com、FARFETCH、台北MAISON NOIR、DOVER STREET MARKET 與 HARVEY NICHOLS等30餘國際賣點全球同步上市。
亞卡默設計 周天民 設計總監
公司簡介
亞卡默集團創立於於2001年,除了累積大大小小各種型態的空間設計及施工經驗外,10年來已獲得各種獎項,包括辦公室,店面,各種商業空間,家具及用品設計都有得獎紀錄,各種空間領域及住家都曾被專業媒體雜誌報導多次。累積不同國家的客戶經驗,設計及工程成果經的起國際化的考驗。
設計理念
亞卡默,提供獨特全方位設計的複合式設計集團
不同領域的專業藝術家和設計師所組成的亞卡默設計擅長於集合各專業領域的差異點來激盪出更寬廣,更優勢的解決方案同時展現其獨特的風格。
從空間、數位視覺設計到多媒體以及網頁設計,在藝術與設計的領域之中,亞卡默用最尖端的技術,最好的品質來服務客戶。
學經歷
美國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室內設計碩士
2011-2014 中原大學兼任講師
2011-2014 中原大學創新整合中心設計總監
2008-2011 中國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亞卡默集團(亞卡默設計、可可咖啡、生活試驗場民宿) 創辦人
2013 特力盃室內設計全國學生競圖 評審長
2014 台北國際設計論壇 主持人
2014 A+創意競賽評審
2014 全國室內設計系學生競圖 評審長
2015 A+創意競賽評審
2015 台北國際設計論壇 副執行長
2016 M&O Asia 新加坡 高峰會講者
2017 中國科技大學 副教授
擔任
ADP 亞洲國際設計平台 台灣區主席
CSID室內設計協會 理事/國際事務委員
TAID台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同業公會 監事
CNAID 六藝獎評審
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 顧問
(以下對話,黃薇設計師簡稱黃,周天民設計總監簡稱周。)
(圖)2019春夏系列以「Stay with the Warm Sand or Swim Away with the Fish」為題回顧2007年追尋夢想的自己
Q:首先想詢問自純藝術背景出身、主修油畫與雕塑的Jamie,當初是因為什麼樣的契機,讓您選擇轉往服裝設計之路?對您來說其中的差異及心境轉變為何?
黃:其實藝術囊括的範圍非常廣泛,包含了木工、金工、編織、漆藝等等;對我來說,服裝設計就是一個3D造型,跟雕塑沒有太大差別。你可以看到一個Catwalk的呈現,除了設計以外,還包括音樂及場設;所以嚴格來說,我並不認為自己有特別選擇該領域,因為它還是在我所涉獵的事物內,只是呈現的形式有所不同罷了。不論是寫一首詩或是拍一部電影,創作者都只是透過一個窗口,去訴說內心想表達的事,而剛好Fashion Design是我目前正在做的一件事。
(圖)亞卡默設計 商業空間設計作品《HOLA PETITE中和環球百貨》
Q:另外也想詢問同樣在設計產業上跨域發展的周總監,從原先的工業設計畢業後便赴往美國深造室內設計,並將觸角延伸至經營人文咖啡店及旅宿;想請您與我們談談,在身兼多重身份角色過程中的心得點滴。
周:我不像Jamie是科班出身,只是自己對美術方面比較有興趣;大學時選擇就讀工業設計,在實習期間普遍接觸到的都是工廠;那時候便發現自己比較喜歡與「人」交流互動,因此轉而選擇從事室內設計。回到剛所說的,其實這只是創作方式改變的過程,並不是說捨棄或跨領域;譬如後來我也設計了杯子、家具,它們只是材料上的差異。我個人是只要好玩有趣的東西,都願意去嘗試看看;前陣子也有想過可以做服裝,但因為沒有接受過訓練,不知道如何開始。(笑)
(圖)Jamie Wei Huang AUTUMN / WINTER 2018 Catwalk Show現場
Q:Jamie旅居倫敦多年,曾談到那裡有您不可或缺的養分;必須先建立自己的形狀,才有能力告訴別人你是什麼;因此也想請您與我們分享,在那樣的環境下,所得到的收穫與改變。
黃:我覺得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發展時,都是一個重塑的過程,在這之中去反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然後找到一個好的平台去實踐這件事。那個時候選擇去倫敦,是因為我很清楚,自己想要從事什麼樣的創作;也很幸運地,在畢業之後獲得一些支持及媒體的曝光,所以算是自然有機地產生。但這些並非不需要經過努力,而是你付出更多努力,因而收穫更多幸運。隨著現在消費型態及大眾認知不斷地轉變,我們試圖去告訴消費者,品牌的創作理念以及它所代表的價值意義為何,這也是其中比較困難的一個部分。
(圖)總監受邀擔任印度2017 IIID AWARD評審(上)、總監於泰國曼谷參加亞洲設計師交流平台(ADP)所舉辦的展覽交流活動(下)
Q:誠如jamie所說,現在的消費型態及環境趨勢不斷地在改變;我們也想請教在國際舞台表現活躍的周總監,在走訪這麼多不同的國家,接觸了許多人事物後;針對空間設計領域上,您有什麼樣的感觸與想法?
周:就台灣社會環境來講,以前的需求是從美感出發,譬如30年前可能大家傾向在住家做大理石及線板;但現在則是著重於邏輯分析,從文化層面去探討空間;我覺得這是一個進化的過程,從討論空間的邏輯中,去了解客戶的需求。如今美感已成為一個基礎,這是從正確的邏輯下衍生出來的;我覺得再進步一點應該是,連邏輯都不需要談了,只需要談趣味和幽默;像是放什麼好玩的東西在空間中,就會使它更有生命和故事,我們也正在持續努力這一塊。
(圖)Jamie和工作夥伴一同討論作品如何呈現(上)、於倫敦工作室的日常側拍照(下)
Q:設計師在創作之餘,可能也會碰到許多創作以外的事;因此也想請教Jamie,在如此繁忙瑣碎的日常中,您如何讓自己一直保有靈感?或從生活中去觸發及提煉創作上一些新的想法?
黃:「靈感」其實一直都是我蠻不喜歡的詞,我覺得它太浮誇了且過於抽象,甚至會被用來當作許多各式各樣的理由或藉口。很幸運地我覺得我們的工作就是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將腦袋或心裡所想的表達出來,不論它正面或負面;所以並沒有一定要按著潮流走,我的品牌很誠實,想什麼就做什麼。像是這一季的創作發想,就只是因為倫敦太熱了,我們都不想工作。(笑)然而大家買不買單,則是你做的東西到呈現出來,觀者所看到及接收到的想法,這中間手法的成熟度。
(圖)總監以商標訊息設計《Akuma office logo》一舉奪得2016德國iF設計大獎及2017 German Design Award席位(上)、總監設計的招牌caca杯獲台灣Good Design認證
Q:在臉書上常看到周總監的動態多采多姿,想詢問在如此忙碌的節奏下,您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並於身兼多職的狀態下,仍維持對生活的熱忱與動力?
周:我目前在大學專任副教授,時間被塞得很滿;曾想過一個禮拜內,一定要抽出半天的時間放自己假;後來我發現,完全找不出空檔。可是也還好,我自己蠻enjoy不同的角色;近期正在準備自己的民宿,這個想法已經四五年了,今年應該有希望開張,已經在最後階段了。我自己的個性屬於那種,好玩的就嘗試看看,因為這些最後都會成為生活的養分。那像管理或是一些瑣碎的事,我可能就交給別人;我覺得讓每個人分工專職發揮所長,才能組織成一個很堅實有效率的團隊。
(圖)Jamie Wei Huang在2019倫敦時裝周贈予前排VIP觀眾和台灣在地品牌合作的Goodie bag
Q:Jamie在創立品牌至今,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人事影響你,或人生階段性的轉捩點;想請您以前輩的身份和年輕設計師分享,令您印象最為深刻的部分。另外在本季,您也別出心裁和許多台灣在地的品牌合作,想詢問其發想從何而來?
黃:我覺得關於改變和轉捩點這件事,它其實一直都在發生;人腦很奇妙,它能夠儲存所有的訊息只是你並不知道,當有一天可能又會突然浮現;所以對我來說,每天所接收的都是有幫助的訊息。而對於「時裝」這個詞,我認為它並不存在;有些人可能會認定這是什麼樣的風格,但所謂的風格並不一定是當時產生出來就是美的或是你會喜歡的元素;它只是真實呈現這個城市的生活樣貌,這也是一直以來我們的創作方向和來源。這季之所以會和台灣在地品牌合作,也是因為看到一些年輕人及作品,回想到當時的我們需要機會和舞台;而現在幸運地有一些成果,因此也希望能提供這個空間和平台,讓彼此一同前進成長。
(圖)總監以「夢幻導師」身份受邀於2017大師選助手設計新銳選拔賽巡迴演講中擔任分享嘉賓
Q:談到台灣在地文化元素,也想請教在不同領域上交遊廣闊並奔走於國際周總監;在空間設計領域,台灣是否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以及未來的趨勢走向為何?
周:其實這也是我自己還在摸索的事情,尚未有答案,就是說到底「台灣」的元素是什麼?我之前和朋友討論過,以建築空間來講,許多都是來自日本、荷蘭、西班牙,能說是代表台灣文化的,恐怕只剩下原住民。但他實在太具象了,你要怎麼把他放進作品內,也是一個問題。我們的在地文化到底是什麼,這是我們應該要去努力的方向;但這一時無法透過創造,可能需要更多的累積。我們所要累積的似乎是美感,這是從文化而來,必須有更深厚的底蘊。
雖在年輕之際便被成為被列入倫敦時裝周官方日程的台灣第一人,但 Jamie Wei Huang 服裝設計師 黃薇 身上絲毫沒有一點傲氣和急功近利感,更多的是內在真實的流露。她,是藝術家、服裝設計師、品牌管理者,但在她的世界裡,彷彿沒有任何定義標籤,每一天都是新的探索旅程。不刻意、不張揚,Jamie用自己的real,征服了大家。
見到 亞卡默設計 設計總監 周天民 時,真的很難相信他已經邁入5字頭!連Jamie也訝異說下回應該請總監分享如何保持年輕。室內設計師、大學講師、品牌咖啡店創辦人,並即將在明年多了民宿主人的身份。我們也十分好奇在這樣多個角色的生活下總監如何取其平衡?訪談中和我們分享了創作過程中的三個階段:由美學感知提升至邏輯思考,從而達到高度的趣味,並提到自己正著墨於第三個階段;今天一場談話下來,的確是感受到了!
設計的語言是相同的,僅在於使用的工具及傳遞的媒介差異;透過兩位設計師的真誠分享,我們不僅收穫寶貴的經驗談,也對創作的領域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對於台灣的產業及特色能被看見,亦倍感與有榮焉;相信未來在各大舞台上,能看見更多的身影。同時,也感謝此次特別出借美好對談場地的「築意名品家飾Modern Design Studio」,讓我們在一個充滿舒適氛圍及美學品味的場域下,擁有很棒的交流和對話!
OPEN Design 動能開啟傳媒:http://www.openworld.tv/talk/
隨著時代齒輪的快速轉動,城市與文化間的交流也愈趨近於無所隔閡;在視野不斷開拓和向內挖掘的過程中,人們多了更多的選項及角色。今日OPEN特別邀請兩位築夢者——Jamie Wei Huang 服裝設計師 黃薇 與 亞卡默設計 設計總監 周天民 一同分享在創立品牌及身兼多個角色狀態下的心得感悟。透過兩人談各自領域相似及相異的部分,有所共鳴有所反思,我們也從中收穫許多新的視野及觀點。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設計師的異想世界,一同馳騁在築夢的道路上。
Jamie Wei Huang 黃薇 服裝設計師
設計師簡介
來自台灣的倫敦當代女裝設計師,2009年畢業於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主修油畫與雕塑;後赴往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攻讀女裝設計,並於素有時尚界傳奇鬼才之稱的Alexander McQueen與Christopher Kane麾下實習。2011年作品更獲選為法國巴黎春季沙龍Societe Nationale Des Beaux藝術家代表,拿下Medaille De Bronze展於羅浮宮。
2013年參加德國柏林的國際服裝大賽Desginer For Tomorrow,在全球450名設計師投稿中獲得前五名明日之星獎。並獲得評審Stella McCartney的鼓勵,於同年在倫敦創立了個人品牌JAMIE WEI HUANG。2014年更拿下ELLE Talent Award冠軍,品牌Online Shop-www.jamieweihuang.com正式上線;2015年入選Vogue Italy Talent Award,作品受到Lady GaGa的關注,使她知名度大開。
2016年為台中國家歌劇院設計制服,以「限量工藝品」概念及摩登簡約的色調、俐落個性化結構,打造年輕時尚的形象大獲好評。2018年晉升至與Burberry、JW Anderson及Victoria Beckham等品牌同等級的官方Catwalk Show日程,成為第一個品牌創立三年以上闖進倫敦時裝週官方服裝秀的台灣設計師。
品牌概念發展
JAMIE WEI HUANG認為服裝與藝術創作,皆只是傳達在不同材料上的立體空間展演;在服裝創作上更是不為潮流與時尚流行所左右,堅持以對待工藝的精神態度對待作品,改變傳統時裝產業對服裝的刻板印象與快時尚;將服裝作為自我個體意識的表達窗口語言,作為述說故事的管道而非只是時尚商品。
以獨特藝術概念角度,出眾的剪裁和中性輪廓為創作主軸的品牌精神;強調創作過程中的工藝性,以精工與人文為出發點,使用BY-PRODUCT(皮革副產品),不用稀有皮草;探索材料的研究與結合,透過材料的語言與剪裁,重新詮釋觀者的自我意識表達與探索。
品牌歷屆受邀發表於British Fashion Council倫敦時裝周、英國服裝協會官方展場、銷售於巴黎時裝周訂貨會。目前由代理商代為銷售,作品銷售於英國Dover Street Market、Urban Outfitters、柏林TEMPORARY SHOWROOM、澳洲DAVID JONES 百貨、日本ISETAN百貨、北京YOHO、香港IT、LIGER、D-Mop、STYLE.com、FARFETCH、台北MAISON NOIR、DOVER STREET MARKET 與 HARVEY NICHOLS等30餘國際賣點全球同步上市。
亞卡默設計 周天民 設計總監
公司簡介
亞卡默集團創立於於2001年,除了累積大大小小各種型態的空間設計及施工經驗外,10年來已獲得各種獎項,包括辦公室,店面,各種商業空間,家具及用品設計都有得獎紀錄,各種空間領域及住家都曾被專業媒體雜誌報導多次。累積不同國家的客戶經驗,設計及工程成果經的起國際化的考驗。
設計理念
亞卡默,提供獨特全方位設計的複合式設計集團
不同領域的專業藝術家和設計師所組成的亞卡默設計擅長於集合各專業領域的差異點來激盪出更寬廣,更優勢的解決方案同時展現其獨特的風格。
從空間、數位視覺設計到多媒體以及網頁設計,在藝術與設計的領域之中,亞卡默用最尖端的技術,最好的品質來服務客戶。
學經歷
美國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室內設計碩士
2011-2014 中原大學兼任講師
2011-2014 中原大學創新整合中心設計總監
2008-2011 中國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亞卡默集團(亞卡默設計、可可咖啡、生活試驗場民宿) 創辦人
2013 特力盃室內設計全國學生競圖 評審長
2014 台北國際設計論壇 主持人
2014 A+創意競賽評審
2014 全國室內設計系學生競圖 評審長
2015 A+創意競賽評審
2015 台北國際設計論壇 副執行長
2016 M&O Asia 新加坡 高峰會講者
2017 中國科技大學 副教授
擔任
ADP 亞洲國際設計平台 台灣區主席
CSID室內設計協會 理事/國際事務委員
TAID台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同業公會 監事
CNAID 六藝獎評審
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 顧問
(以下對話,黃薇設計師簡稱黃,周天民設計總監簡稱周。)
(圖)2019春夏系列以「Stay with the Warm Sand or Swim Away with the Fish」為題回顧2007年追尋夢想的自己
Q:首先想詢問自純藝術背景出身、主修油畫與雕塑的Jamie,當初是因為什麼樣的契機,讓您選擇轉往服裝設計之路?對您來說其中的差異及心境轉變為何?
黃:其實藝術囊括的範圍非常廣泛,包含了木工、金工、編織、漆藝等等;對我來說,服裝設計就是一個3D造型,跟雕塑沒有太大差別。你可以看到一個Catwalk的呈現,除了設計以外,還包括音樂及場設;所以嚴格來說,我並不認為自己有特別選擇該領域,因為它還是在我所涉獵的事物內,只是呈現的形式有所不同罷了。不論是寫一首詩或是拍一部電影,創作者都只是透過一個窗口,去訴說內心想表達的事,而剛好Fashion Design是我目前正在做的一件事。
(圖)亞卡默設計 商業空間設計作品《HOLA PETITE中和環球百貨》
Q:另外也想詢問同樣在設計產業上跨域發展的周總監,從原先的工業設計畢業後便赴往美國深造室內設計,並將觸角延伸至經營人文咖啡店及旅宿;想請您與我們談談,在身兼多重身份角色過程中的心得點滴。
周:我不像Jamie是科班出身,只是自己對美術方面比較有興趣;大學時選擇就讀工業設計,在實習期間普遍接觸到的都是工廠;那時候便發現自己比較喜歡與「人」交流互動,因此轉而選擇從事室內設計。回到剛所說的,其實這只是創作方式改變的過程,並不是說捨棄或跨領域;譬如後來我也設計了杯子、家具,它們只是材料上的差異。我個人是只要好玩有趣的東西,都願意去嘗試看看;前陣子也有想過可以做服裝,但因為沒有接受過訓練,不知道如何開始。(笑)
(圖)Jamie Wei Huang AUTUMN / WINTER 2018 Catwalk Show現場
Q:Jamie旅居倫敦多年,曾談到那裡有您不可或缺的養分;必須先建立自己的形狀,才有能力告訴別人你是什麼;因此也想請您與我們分享,在那樣的環境下,所得到的收穫與改變。
黃:我覺得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發展時,都是一個重塑的過程,在這之中去反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然後找到一個好的平台去實踐這件事。那個時候選擇去倫敦,是因為我很清楚,自己想要從事什麼樣的創作;也很幸運地,在畢業之後獲得一些支持及媒體的曝光,所以算是自然有機地產生。但這些並非不需要經過努力,而是你付出更多努力,因而收穫更多幸運。隨著現在消費型態及大眾認知不斷地轉變,我們試圖去告訴消費者,品牌的創作理念以及它所代表的價值意義為何,這也是其中比較困難的一個部分。
(圖)總監受邀擔任印度2017 IIID AWARD評審(上)、總監於泰國曼谷參加亞洲設計師交流平台(ADP)所舉辦的展覽交流活動(下)
Q:誠如jamie所說,現在的消費型態及環境趨勢不斷地在改變;我們也想請教在國際舞台表現活躍的周總監,在走訪這麼多不同的國家,接觸了許多人事物後;針對空間設計領域上,您有什麼樣的感觸與想法?
周:就台灣社會環境來講,以前的需求是從美感出發,譬如30年前可能大家傾向在住家做大理石及線板;但現在則是著重於邏輯分析,從文化層面去探討空間;我覺得這是一個進化的過程,從討論空間的邏輯中,去了解客戶的需求。如今美感已成為一個基礎,這是從正確的邏輯下衍生出來的;我覺得再進步一點應該是,連邏輯都不需要談了,只需要談趣味和幽默;像是放什麼好玩的東西在空間中,就會使它更有生命和故事,我們也正在持續努力這一塊。
(圖)Jamie和工作夥伴一同討論作品如何呈現(上)、於倫敦工作室的日常側拍照(下)
Q:設計師在創作之餘,可能也會碰到許多創作以外的事;因此也想請教Jamie,在如此繁忙瑣碎的日常中,您如何讓自己一直保有靈感?或從生活中去觸發及提煉創作上一些新的想法?
黃:「靈感」其實一直都是我蠻不喜歡的詞,我覺得它太浮誇了且過於抽象,甚至會被用來當作許多各式各樣的理由或藉口。很幸運地我覺得我們的工作就是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將腦袋或心裡所想的表達出來,不論它正面或負面;所以並沒有一定要按著潮流走,我的品牌很誠實,想什麼就做什麼。像是這一季的創作發想,就只是因為倫敦太熱了,我們都不想工作。(笑)然而大家買不買單,則是你做的東西到呈現出來,觀者所看到及接收到的想法,這中間手法的成熟度。
(圖)總監以商標訊息設計《Akuma office logo》一舉奪得2016德國iF設計大獎及2017 German Design Award席位(上)、總監設計的招牌caca杯獲台灣Good Design認證
Q:在臉書上常看到周總監的動態多采多姿,想詢問在如此忙碌的節奏下,您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並於身兼多職的狀態下,仍維持對生活的熱忱與動力?
周:我目前在大學專任副教授,時間被塞得很滿;曾想過一個禮拜內,一定要抽出半天的時間放自己假;後來我發現,完全找不出空檔。可是也還好,我自己蠻enjoy不同的角色;近期正在準備自己的民宿,這個想法已經四五年了,今年應該有希望開張,已經在最後階段了。我自己的個性屬於那種,好玩的就嘗試看看,因為這些最後都會成為生活的養分。那像管理或是一些瑣碎的事,我可能就交給別人;我覺得讓每個人分工專職發揮所長,才能組織成一個很堅實有效率的團隊。
(圖)Jamie Wei Huang在2019倫敦時裝周贈予前排VIP觀眾和台灣在地品牌合作的Goodie bag
Q:Jamie在創立品牌至今,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人事影響你,或人生階段性的轉捩點;想請您以前輩的身份和年輕設計師分享,令您印象最為深刻的部分。另外在本季,您也別出心裁和許多台灣在地的品牌合作,想詢問其發想從何而來?
黃:我覺得關於改變和轉捩點這件事,它其實一直都在發生;人腦很奇妙,它能夠儲存所有的訊息只是你並不知道,當有一天可能又會突然浮現;所以對我來說,每天所接收的都是有幫助的訊息。而對於「時裝」這個詞,我認為它並不存在;有些人可能會認定這是什麼樣的風格,但所謂的風格並不一定是當時產生出來就是美的或是你會喜歡的元素;它只是真實呈現這個城市的生活樣貌,這也是一直以來我們的創作方向和來源。這季之所以會和台灣在地品牌合作,也是因為看到一些年輕人及作品,回想到當時的我們需要機會和舞台;而現在幸運地有一些成果,因此也希望能提供這個空間和平台,讓彼此一同前進成長。
(圖)總監以「夢幻導師」身份受邀於2017大師選助手設計新銳選拔賽巡迴演講中擔任分享嘉賓
Q:談到台灣在地文化元素,也想請教在不同領域上交遊廣闊並奔走於國際周總監;在空間設計領域,台灣是否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以及未來的趨勢走向為何?
周:其實這也是我自己還在摸索的事情,尚未有答案,就是說到底「台灣」的元素是什麼?我之前和朋友討論過,以建築空間來講,許多都是來自日本、荷蘭、西班牙,能說是代表台灣文化的,恐怕只剩下原住民。但他實在太具象了,你要怎麼把他放進作品內,也是一個問題。我們的在地文化到底是什麼,這是我們應該要去努力的方向;但這一時無法透過創造,可能需要更多的累積。我們所要累積的似乎是美感,這是從文化而來,必須有更深厚的底蘊。
雖在年輕之際便被成為被列入倫敦時裝周官方日程的台灣第一人,但 Jamie Wei Huang 服裝設計師 黃薇 身上絲毫沒有一點傲氣和急功近利感,更多的是內在真實的流露。她,是藝術家、服裝設計師、品牌管理者,但在她的世界裡,彷彿沒有任何定義標籤,每一天都是新的探索旅程。不刻意、不張揚,Jamie用自己的real,征服了大家。
見到 亞卡默設計 設計總監 周天民 時,真的很難相信他已經邁入5字頭!連Jamie也訝異說下回應該請總監分享如何保持年輕。室內設計師、大學講師、品牌咖啡店創辦人,並即將在明年多了民宿主人的身份。我們也十分好奇在這樣多個角色的生活下總監如何取其平衡?訪談中和我們分享了創作過程中的三個階段:由美學感知提升至邏輯思考,從而達到高度的趣味,並提到自己正著墨於第三個階段;今天一場談話下來,的確是感受到了!
設計的語言是相同的,僅在於使用的工具及傳遞的媒介差異;透過兩位設計師的真誠分享,我們不僅收穫寶貴的經驗談,也對創作的領域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對於台灣的產業及特色能被看見,亦倍感與有榮焉;相信未來在各大舞台上,能看見更多的身影。同時,也感謝此次特別出借美好對談場地的「築意名品家飾Modern Design Studio」,讓我們在一個充滿舒適氛圍及美學品味的場域下,擁有很棒的交流和對話!
OPEN Design 動能開啟傳媒:http://www.openworld.tv/talk/